第32頁 (第1/3頁)
宋鎮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西安半坡聚落遺址,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從已發掘的3000平方米居住區看,有大中小型房屋45座,分為兩大群,周圍挖有大濠溝,溝外北側是兩片公共墓地1。
寶雞北首嶺聚落遺址,居住區內房屋分三大群,環繞一塊面積約60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而建,西部和東南部的兩群,各有一座80餘平方米的大房子和近20座中小型房屋,北部今為斷崖所毀,尚存22座中小型房屋。居住區外有三片公共墓地2。
臨潼姜寨聚落遺址,兩條環形大濠溝圈起的居住區,面積約18000多平方米,約112座房屋,分作五大群,分佈在一塊約40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四周,每群各有一座53~128平方米不等的大房子,以及20餘座中小型房屋,中型房屋面積20~40平方米,每群一至兩座,其餘是小型房屋,一般面積在15平方米以下。濠溝外今存三片公共墓地(估計原當有五片)3。
這些聚落的房屋佈局組合有序,呈平面向心結構,公共墓地的分佈與房屋群數相對應,體現出當時居民關係中的血緣紐帶作用,暗示著氏族共同體內部的組織規模和人口結構狀況。有的學者指出,姜寨聚落是由五個氏族組成的一個胞族的居地,每個氏族之下又有若干母系家族和多個對偶家庭4。大房子似為氏族酋長及其家族成員所居,可住15人左右,中型房屋為母系家族成員所居,可住6~10人,小型房屋屬之對偶家庭,可住2~4人,如此,則每個氏族大致有80~90人,整個姜寨聚落的人口總數應有400~450人。半坡聚落內有兩個氏族,北首嶺聚落內有三個氏族,氏族規模基本同於姜寨,故前者人口總數當有160~180人,後者當有240~270人。這表明,各聚落共同體的經常性人口和基本社會組織規模,有發展上的不一致性。
距今4000年前後,人口在百人以上的聚落屢見不鮮。河南淅川下王崗聚落遺址,面積約6000平方米,一排長屋東西29間,橫貫遺址中部,東端又向南拐出3間,平面呈曲尺形,其中以雙室或3室為一單元的房屋有17套,每套面積14~39平方米不等,單室房屋有3套,面積19平方米上下。約三分之一的單元房內有灶,有一房一灶、一房二灶,最多的為一房六灶。
17套單元房的門向均朝南開,長屋西側又有圓形房址一座1。其西北10餘公里處另一淅川黃楝樹聚落遺址,發現25座房屋,內7座為雙連間,18座為單間,面積大的20~35平方米,小的10平方米2。這些聚落的居民共同體,都是由數十個父系家庭或家族,組成一個較大的父系氏族,人口都超過100人。湯陰白營聚落遺址,面積33000多平方米,僅在不到2000平方米的很小範圍內,就發現房址63座,其中前期有17座,後期有46座3。可以看出後期個體家庭數比前期增加了17倍多,估計整個聚落的經常性人口當在千人以上。
與此同時,足以容納百家乃至千家的城邑開始聳立於中原大地。《尉繚子&iddot;兵談》雲:&ldo;量土地肥磽而立邑,建城稱地,以城稱人。&rdo;4《禮記&iddot;王制》雲:&ldo;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rdo;《管子&iddot;八觀》雲:&ldo;國城大而田野淺狹者,其野不足以養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rdo;城邑出現的直接動因是當時人口密度指數的規模俗成和氏族部落間頻繁的戰爭掠奪行為,因此可以看作是解決人地關係矛盾和新的社會變革事態的產物。
一般說來,城邑的規模大小,與人口數量的多寡是相適應的。有學者據《戰國策&iddot;趙策》所述:&ldo;古者四海之內分為萬國,城雖大,無過三百丈者,人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