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鎮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晉南夏縣東下馮遺址,是夏代的一處居址,一直延至商代前期,相對年代為公元前19~前16世紀約300餘年。這裡屬中條山和鳴條崗間陷落盆地,居址擇立在青龍河臺地上。也曾遭山洪相襲,現猶見一條大沖溝將居址北部毀去。夏代居民曾環居址挖出兩道寬5~6米、深3米的&ldo;回&rdo;字形封閉式濠溝,還鑿井飲水。至商初人們又在原址上築起城垣4。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據說是夏末都邑所在。這裡介於伊、洛河之間,地勢高亢,西面與西來的高地相連,其餘三面低下3~4米,形似半島。遺址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普遍厚達3~4米,相對年代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前後歷時約400年1。
不言而喻,克服和治理生存環境種種暫時性不利因素,立足故居地的經營,是夏人規度居址時的首要立場。不過,文獻記夏代都邑時有遷徙發生,與考古發現現象似相脫節,其中應有原委。夏都遷徙,學者間多有董理,如下2:禹都陽城(河南登封)。又都平陽(山西臨汾;一雲晉陽)。又都安邑(山西夏縣)。
禹子啟居夏邑(河南禹縣)。
啟子太康居斟尋(河南偃師二里頭;一雲河南鞏縣西南50餘裡處,地近偃師)。
太康侄相居帝丘(河南濮陽)。又居斟灌(山東觀城)。
相子少康邑於綸(山東濟寧)。又遷原(河南濟源縣原村)。後歸夏邑(偃師太康故都)。
少康子杼遷老丘(河南開封;一雲陳留縣北40裡之老丘故城)。
杼五世孫胤甲居西河(豫西陝東間;一雲河南內黃;一雲山西夏縣東下馮)。
胤甲堂兄弟孔甲田於東陽■山(河南偃師首陽山一帶)。
孔甲三世孫桀居斟尋(河南偃師二里頭)。
以上可見,夏都的遷徙,早期十分頻繁,幾乎每代一徙,後期相對穩定,數代未必一徙。所徙範圍,大抵在華山以東,至豫東平原的橫長地帶內。唯相和少康,比較特殊,曾一度遠徙山東境內。據《帝王世紀》雲:&ldo;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已來,夏政凌遲,為羿所逼,乃徙都商丘。&rdo;《通鑑外紀》亦云:&ldo;相為羿所逐,失國,居商丘。&rdo;夏之商丘即帝丘,址在河南濮陽1。《古本竹書紀年》又云:&ldo;相居斟灌,&rdo;址在濮陽東北方的山東觀城。《左傳&iddot;哀公元年》又有記相在斟灌為有過氏澆所殺,還殃及遺腹子少康,導致少康後來不得不依附有虞氏,立邑於綸。顯然,這前後的遠徙山東,起自太康失國,夏王相被有窮氏羿部族追逐,一徙再徙,不得不遠遷山東開闢新地,以另謀生物圈。但在部族間每為生存地進行殊死爭奪的人地關係矛盾上升之際,後果可見,少康最後還是設法回到豫西故地。
因此,從總體看,夏代各王的遷都,基本是在一個以偃師為中心的周圍地區內擺移,文獻稱這裡是&ldo;有夏之居&rdo;,為夏人發祥地。偃師二里頭遺址年代在夏紀年範圍,前後延續約400年,中有盛衰興落現象,或許與都邑的擺移有關。從遺址文化發展的持續相承言,似夏代遷都,與後來商代盤庚&ldo;震動萬民&rdo;2的舉都皆動的遷都,有所不同。史傳&ldo;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鹹貳&rdo;3,造成東夷有窮氏羿&ldo;因夏民以代夏政&rdo;4,而原夏統治集團所都被迫一徒再徙。可知夏都的遷徙,主要屬於上層貴族統治集團據點的遊移,平民階層未必得緊踵其後棄離故居,下層社會固有生活組織結構,不一定會因國都的擺移而遭受強烈波動與影響。夏代重要考古遺址的文化發展持久相續現象,正有這方面的因素。
夏代貴族統治集團的擇立都邑,除少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