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逛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嬌鳳;鸞年十八,鳳年十六。鳳從幼育於外家,就與表兄對姻,只有嬌鸞未曾許配。夫人周氏原系繼妻,周氏有嫡姐嫁曹家,寡居而貧,夫人接他相伴甥女嬌鸞,舉家呼為曹姨。嬌鸞幼通史書,舉筆成文。因愛女慎於擇配,所以及笄未嫁,每每臨風感嘆,對月淒涼。惟曹姨與鸞相厚,知其心事,他雖父母亦不知也。一日清明節屆,和曹姨及侍兒明霞後園打鞦韆耍子,正在熱鬧之際,忽見牆缺處有一美少年,紫衣唐巾,舒頭觀看,連聲喝采!慌得嬌鸞滿臉通紅,推著曹姨的背急回香房。侍女也進去了。生見園中無人,逾牆而入,鞦韆架子尚在,餘香彷彿,正在凝思,忽見草中一物,拾起看時,乃三尺線繡香羅帕也,生得此如獲珍寶、聞有人聲自內而來、復逾牆而出、仍立於牆缺邊。看時,乃是侍兒來尋香羅帕的。生見其三回五轉,意興已倦,微笑而言:“小娘子,羅帕已入人手,何處尋覓?”侍兒抬頭見是秀才,便上前萬福道:“相公想已檢得,乞即見還,感德不盡!”那生道:“此羅帕是何人之物?”侍兒道:“是小姐的。”那生道:“既是小姐的東西,還得小姐來討,方才還他。”侍兒道:“相公府居何處?”那生道:“小生姓周,名廷章,蘇州府吳江縣人,父親為本學司教,隨任在此,與尊府只一牆之隔。”原來衛署與學宮基址相連,衛叫做東衙,學叫做西衙。花園之外就是學中的隙地。侍兒道:“貴公子又是近鄰,失瞻了。妾當稟知小姐,奉命相求。”廷章道:“敢聞小姐及小娘子大名?”待兒道:“小姐名嬌鸞,主人之愛女,妾乃貼身侍婢明霞也。”廷章道:“小生有小詩一章,相煩致於小姐,即以羅帕奉還。”明霞本不肯替他寄詩,因要羅帕入手,只得應允。廷章道:“煩小娘子少待。”
廷章去不多時,攜詩而至,桃花箋疊成方勝。明霞接詩在手,問:“羅帕何在?”廷章笑道:“羅帕乃至寶,得之非易,豈可輕還?小娘子且將此詩送與小姐看了,待小姐迴音,小生方可奉壁。”明霞沒奈何,只得轉身。只因一幅香羅帕,惹起千秋長恨歌。
話說鸞小姐自見了那美少年,雖則一時慚愧,卻也挑動個“情”字;口中不語,心下躊躇道:“好個俊俏郎君,若嫁得此人,也不枉聰明一世。”忽見明霞氣忿忿的入來,嬌鸞問:“香羅帕有了麼?”明霞口稱怪事:“香羅帕卻被西衙周公子收著,就是牆缺內喝采的那紫衣郎君。’”嬌鸞道:“與他討了就是。”明霞道:“怎麼不討,也得他肯還!”嬌鸞道:“他為何不還?”明霞道:“他說’小生姓周,名廷章,蘇州府吳江人氏。父為司教,隨任在此。與吾家只一牆之隔。既是小姐的香羅帕,必須小姐自討。’”嬌鸞道:“你怎麼說?”明霞道:“我說’待妾稟知小姐,奉命相求。’他道有小詩一章,煩吾傳遞,待有迴音,才把羅帕還我。”明霞將桃花箋遞與小姐。嬌鸞見了這方勝,已有三分之喜,拆開看時,乃七言絕句一首:
帕出佳人分外香,天公教付有情郎;
殷勤寄取相思句,擬作紅絲入洞房。
嬌鸞若是個有主意的,拼得棄了這羅帕,把詩燒卻,分付侍兒,下次再不許輕易傳遞,天大的事都完了。奈嬌鸞一來是及瓜不嫁、知情慕色的女子。二來滿肚才情不肯埋沒,亦取薛濤箋答詩八句:
妾身一點玉無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