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疆伯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85年,地球
今年人類文明有兩大科技成果問世,一是恆星炮建成進入試射階段,另一個是火星環球高能粒子對撞器落成,兩個月後開始對撞試驗。
恆星炮作為“攀登者計劃”核心專案,三方組建了龐大的觀摩團,整體規模達到了上萬人。
為確保達到最佳觀賞效果,觀測點設在恆星炮發射的垂直面,距離一萬公里的地球軌道上。兩艘馬克艦及各個元首定製隼級元首艦一字排開,誰也不遮擋誰的視線,都滿懷激動的等著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
此時的恆星炮已經開始蓄能,但距離8光分的觀測點上,此時還什麼也看不到。
但馬克艦大螢幕有實時近拍的量子傳輸訊號,在太陽表面一個肉眼可見的亮點逐漸變大,很快就變的有些刺眼。二十分鐘後蓄能結束,這是現場聽到了解說員播報的聲音:
【各位觀眾,恆星炮能量束已經蓄能完畢併成功發射,現在距離到達觀測點還有八分鐘時間。由於光速原因,運氣好的話能看到一道細細的絲線。十三分鐘後它將擊中小行星帶一顆直徑一千公里的靶星,所以想要看到最壯觀的一幕,還是要透過中途設定的探測器拍攝畫面】
【能量束抵達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倒計時結束,一條長長且勻稱的細線從眾人眼前一掃而過。不是說威力巨大嗎,怎麼感覺好像人畜無害一般。
但是這不妨礙觀摩團的好奇心,於是人們馬上將視線移動到大螢幕上。遠遠看去好似一條細線,但是透過高速攝影機捕捉到的慢鏡頭,卻是直徑達到十公里的高能光束,它如剛出爐的圓形鑄鐵急速噴出。
由於靶星體型較小,試射只是激發0.5秒鐘所形成的15萬公里能量束。
剩餘的五分鐘在人們期盼的心情下,過得尤為漫長。期間只好透過大螢幕,不停的觀看著觀測點傳回實時影像和一些慢鏡頭。
五分鐘後能量束抵達靶星,太空依然安靜如初。十分鐘後被擊中的靶星爆炸所產生的一個亮點傳送到觀測點。
【各位觀眾,恆星炮試射成功,請大家觀看大螢幕測試效果】
伴隨著解說員的播報,恆星炮接觸小行星的畫面出現在大螢幕上。
那一刻,眾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與眼睛看到人畜無害的景象相反,能量束如同一根通紅的鐵棒直搗靶星。不等所有的能量灌入,這顆直徑達一千公里的小行星便頃刻間崩裂。
【恆星炮威力超過預期殺傷力,根據近距拍攝資料反饋,像這樣一顆靶星僅僅需要0.1s激發便能達到摧毀的效果。如果遇到成群物體,透過擺動角度就能實現清掃射擊】
說罷,人群瞬間歡呼起來——人類終於有了星系主動防禦系統。
操控室內,肖然和伊萬諾夫等一眾科研人員一起盯著實驗資料,此時的伊萬諾夫卻神情略帶遺憾。
“實驗雖然達到預期,但是仍有很大缺點”
“伊萬諾夫,詳細說說你的分析結論”肖然心中不解,測試結果不是挺好的嗎。
“能量束在擊中靶星後,由於光速太快,八成的能量依然釋放到尚未解體的殘骸上,形不成貫通傷害以及實現多目標串聯打擊,只能在一個平面的進行掃射。如果敵人以小型戰艦或者牽引小行星形成一道屏障,將會消耗掉第一輪最佳攻擊機會。第二次充能時間,敵人可能已經突破小行星帶,對火星形成威脅”
“可以像機槍一樣點射,設定成三種或四種火力打擊模式,比如100毫秒的速射、1秒的正常射速、和1秒以上的掃射。”
“我想表達的關鍵點不在於此。如果在不瞭解對方的艦隊佈局情況如何選擇?如果對方有更強的裝甲或力場護盾,點射只能是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