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八百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汗了,病也好了,還用不用再喝啊?”
張仲景仙師搖了搖頭:“不用了不用了,要是喝了一次就出汗了,病也好了,那就不用再喝了。剩下的藥啊,就留著下次再用吧。”
“那要是喝了還不出汗呢?”小弟子又問。
張仲景仙師說:“要是喝了還不出汗啊,那就再喝一次,還是按照前面的方法。要是還不出汗啊,那就得把喝藥的時間間隔縮短一點,半天之內得把三次藥都喝完。要是病情比較嚴重啊,那就得一天一夜都喝著藥,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還有啊,這服藥期間啊,可得忌口。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啊,都得少吃或者不吃。為啥呢?因為這些東西啊,都會影響藥效的發揮。你得讓你的身體全心全意地去對付那些邪氣啊,可別讓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來搗亂。”
小弟子一聽,連連點頭,像是把張仲景仙師的話都刻在了心裡。然後他又問:“那仙師啊,這桂枝去芍藥湯除了治這個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啊,還有啥別的用處沒?”
張仲景仙師一聽,又是一陣大笑:“你這小傢伙啊,還真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啊!這桂枝去芍藥湯啊,用處可多了去了。不過啊,那都得看具體病情和體質來用。你可別自己瞎琢磨啊,得聽大夫的。”
小弟子一聽,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嘿嘿,我就知道仙師您最厲害了。那我以後啊,就跟著您好好學習中醫知識吧!”
張仲景仙師一聽,心裡那叫一個美啊,就像是吃了蜜糖似的。他摸了摸小弟子的頭:“好啊好啊,那你就好好學吧!中醫啊,可是個博大精深的學問啊,你得有恆心、有毅力才行啊!”
有一天,小弟子一臉迷茫地跑來問張仲景仙師:“師父啊,我有個問題想請教。如果一個人得了太陽病,然後被誤治用了下法,結果他開始惡寒,這該怎麼辦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心裡暗笑這小子又遇到了難題,便故作高深地說:“哦?這個問題嘛,可是個大問題啊!不過別擔心,咱們有妙方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真的嗎?師父,快告訴我吧!”
張仲景仙師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太陽病被誤下之後,病人出現惡寒的症狀,這時候應該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來治療。”
小弟子一聽,連忙點頭:“對對對,我就是想知道這個方子怎麼配。”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開始詳細講述這個方子的制配方法:“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子很簡單,就五味藥。桂枝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等等,師父,你說這些藥材的重量,我聽著有點暈。能不能換算成現代的重量啊?”小弟子一臉疑惑地看著我。
張仲景仙師摸了摸下巴,點了點頭:“嗯,你說得對。在古代,一兩大約相當於現代的5克。所以,桂枝就是15克、炙甘草10克、生薑15克、大棗……嗯,大棗嘛,咱們就按照個數來算,不用換算重量了。附子嘛,一枚附子大約也是15克左右。”
小弟子一聽,立刻拿出小本本開始記錄:“好的,師父,我記下來了。那這些藥材都是幹什麼用的啊?”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開始逐一解釋藥材的作用:“桂枝啊,那可是溫陽解表的好東西。它能溫通經絡,驅散體表的寒氣。炙甘草呢,就是調和藥性,讓方子更加平和,同時還能補脾益氣。生薑嘛,大家都知道,是驅寒的利器,還能溫中止嘔。大棗呢,就是補氣血、養脾胃的。至於附子嘛,那可是個大補藥,能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不過呢,附子有毒,得炮製之後才能用,而且用量得小心。”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啊?附子有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