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八百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有一天,咱們這位聰明伶俐的小弟子,滿臉疑惑地蹦躂到張仲景仙師面前,眨巴著大眼睛問道:“師父啊,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知道嗎?就是那種熱得跟蒸籠裡的包子似的,肚子裡疼得跟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還不能按,一按就更疼;想彎個腰吧,跟被唸了緊箍咒一樣難受;上廁所呢,比等唐僧取經回來還難;再把脈,哎喲,那脈跳得跟打鼓似的,又快又大……這到底是什麼鬼情況?有沒有啥神奇藥方可以救救急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彷彿在說:“小樣兒,這還難不倒我!”於是,他慢悠悠地捋了捋長髯,一本正經又不失幽默地回答:“哈哈,你這描述,簡直是把病症說成了相聲段子!不過呢,這事兒簡單,你這是熱邪跑到脾胃家串門兒,鬧得不可開交了。別擔心,咱有秘方——大黃厚朴甘草湯,專治這種不服管的熱邪小妖精!”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彷彿看到了救星:“哇塞,師父,快說說,這方子咋配的?是不是跟變魔術一樣神奇?”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開始詳細講解起來:“這大黃厚朴甘草湯啊,配料簡單,效果可不簡單。大黃四兩,厚朴六兩,甘草三兩。記住啊,這裡的‘兩’,咱們古人用的計量單位,換算到現在,大約就是一兩等於5克。所以嘛,大黃就是20克,厚朴30克,甘草15克。看這方子,大黃是將軍,負責衝鋒陷陣,清熱瀉火;厚朴呢,像個和事佬,理氣寬中,幫肚子裡的氣兒順順;甘草嘛,就是後勤部長,調和藥性,讓大家夥兒和諧共處。三味藥,各司其職,團結一心,熱邪自然就退散了。”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還不忘插科打諢:“師父,您這比喻太生動了!大黃是猛張飛,厚朴是諸葛亮,甘草就是那和稀泥的高手劉備,對吧?”
張仲景仙師被逗樂了,笑道:“哈哈,你這比喻,倒也貼切。不過咱們繼續啊,怎麼煎這藥也有講究。把這三味藥材放進鍋裡,加水五升,也就是大約五瓶礦泉水的量,慢慢熬煮,直到剩下兩升藥水,也就是大約兩瓶礦泉水的量。然後,分兩次喝,每次喝一瓶的量。記住哦,要是喝完第一次,肚子咕嚕咕嚕叫,大便通暢了,那就別急著喝第二次,免得拉肚子拉得跟竄天猴似的。”
小弟子笑得前仰後合,邊笑邊記:“師父,您這醫囑,既專業又搞笑,我記住了!大黃厚朴甘草湯,清熱理氣又通便,喝一次看情況,通了就別再貪。”
說完藥方,張仲景仙師話鋒一轉,開始科普起了脈象:“至於你說的脈數而大,這可是有講究的。脈數,就是說脈搏跳得快,像小兔子亂撞,一般是體內有熱的表現;脈大呢,就像是河裡的水漲潮了,波濤洶湧,說明氣血往外衝得厲害。結合起來看,這就是熱邪在體內鬧騰,得趕緊想辦法給它請出去。”
小弟子聽得連連點頭,突然腦洞大開:“師父,您說這脈象,能不能也來個形象比喻?比如脈數就像是快遞小哥瘋狂送件,脈大就像是土豪炫富,滿手的金戒指閃瞎眼?”
張仲景仙師被逗得哈哈大笑,連連擺手:“你這比喻,真是絕了!不過話說回來,中醫的脈象學問深著呢,以後有機會再慢慢給你講解。現在嘛,重要的是記住這個方子,學以致用,才是正道。”
說完,張仲景仙師又叮囑了幾句:“記住,雖然這方子效果顯著,但也不能濫用。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病情也不一樣,對症下藥才是王道。以後遇到類似情況,先診斷清楚,再下藥不遲。”
說到這裡,咱們不妨再聊聊這個方子背後的中醫哲學。大黃厚朴甘草湯,看似簡單的三味藥,實則蘊含著中醫“實則瀉之”、“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大黃性寒味苦,能夠清熱瀉火,對於熱邪內盛的情況,就像是一場及時雨,能夠迅速降溫;厚朴性溫味辛,有理氣寬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