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八百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滿臉求知慾的小弟子,眨巴著大眼睛,向他的師父張仲景提問:“師父啊,書上說脈象有三菽、六菽之分的,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啊?是不是咱們中醫看病還得隨身帶著秤,給病人的脈來個‘現場稱重’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頓時被這小子的腦洞逗樂了,他捋了捋長鬚,笑眯眯地說:“哎呀,你這小子,想象力倒是挺豐富嘛!不過啊,咱們中醫的脈象可不是靠秤來量的,這‘三菽’、‘六菽’啊,其實是一種比喻,說的是按脈時的手感輕重。”
“那,師父,您快給我講講,這手感輕重到底是個啥感覺?是不是跟摸豆腐、摸雞蛋似的?”小弟子一臉期待地看著師父,彷彿已經準備好接受一場醫學版的“盲人摸象”。
張仲景仙師搖了搖頭,笑道:“你這比喻,倒也貼切,但還不夠精準。咱們先把這‘菽’字說清楚,它指的就是豆子。你想啊,一顆豆子輕不輕?三顆豆子放在一起呢?六顆呢?這脈象啊,就像是你手裡抓著的豆子,數量越多,感覺就越沉。”
“哦,原來是這樣啊!”小弟子恍然大悟,“那,師父,您說這‘三菽之重’的脈象,就是肺氣,是不是就是說,這脈象輕飄飄的,跟手裡抓著三顆豆子似的?”
“對頭!”張仲景仙師讚許地點點頭,“肺氣啊,就像秋天的風,輕柔又飄逸,所以脈象也是輕輕的,按上去就像手裡有三顆豆子那麼重。你要是能感覺到這種脈象,那就說明病人的肺氣還挺順暢。”
“那,六菽之重呢?是不是就是心氣了?”小弟子接著問,眼睛裡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沒錯!”張仲景仙師接著解釋道,“心氣嘛,就像夏天的陽光,熱烈又充滿活力。所以,這脈象就比肺氣要沉一些了,按上去就像手裡有六顆豆子那麼重。這表示病人的心臟功能還不錯,氣血執行得很順暢。”
“哎呀,師父,您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小弟子興奮地拍了拍手,“那,九菽之重,肯定就是脾氣了對吧?脾氣嘛,就像咱們吃的米飯,實實在在,所以脈象也就更沉了,對吧?”
“哈哈,你這小子,還挺會聯想的!”張仲景仙師笑著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不過啊,你說得也沒錯,脾氣確實就像咱們吃的米飯一樣,實實在在,滋養著全身。所以,這脈象也就更沉一些了,按上去就像手裡有九顆豆子那麼重。這表示病人的脾胃功能挺好的,消化吸收都沒問題。”
“那,十二菽之重呢?是不是就是肝氣了?”小弟子接著問,眼睛裡已經閃爍著迫不及待的光芒了。
“嗯,你猜對了!”張仲景仙師笑著點了點頭,“肝氣啊,就像春天的風,雖然輕柔,但也有著勃勃的生機。所以,這脈象就比脾氣還要沉一些了,按上去就像手裡有十二顆豆子那麼重。這表示病人的肝臟功能挺好的,能夠順暢地疏洩氣血。”
“師父,那您說的‘按之至骨者,腎氣也’,是不是就是說,這脈象沉得要命,得使勁兒按到骨頭才能感覺到啊?”小弟子一臉認真地問道。
“哈哈,你這小子,倒是挺會抓重點的嘛!”張仲景仙師笑著點了點頭,“沒錯,腎氣啊,就像大地一樣,深沉又厚重。所以,這脈象也就最沉了,得使勁兒按到骨頭才能感覺到。這表示病人的腎臟功能挺好的,能夠很好地藏精納氣。”
“師父,那您說,要是有個病人,下利(拉肚子)得很厲害,咱們一摸他的脈,寸口、關上、尺中這三個地方都摸不到脈,但尺中那個地方,時不時地還能蹦躂一下,就像脈搏在跟咱們玩捉迷藏似的,這是不是就是腎氣還在掙扎啊?”小弟子一臉好奇地問道。
“嘿嘿,你這小子,觀察得還挺仔細的嘛!”張仲景仙師笑著摸了摸小弟子的頭,“沒錯,這就是腎氣還在掙扎的表現。尺中這個地方啊,就是咱們中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