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莊宗李存勖(三十六) (第1/2頁)
文筆生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924年,即後唐同光二年的春天,正月初一這一天,李存勖李存勖在明堂殿接受了朝臣們的新年祝賀。儀仗隊威嚴整齊,護衛如常規一般森嚴。整個朝廷洋溢著新年的喜慶氣氛,似乎預示著這一年將是一個充滿希望和繁榮的年份。
正月初三,南郊禮儀使、太常卿李燕向李存勖進獻了太廟登歌酌獻的樂舞名。這些樂舞名分別對應著不同的祖先祠堂:懿祖室用《昭德之舞》,獻祖室用《文明之舞》,太祖室用《應天之舞》,昭宗室則用《永平之舞》。這些樂舞名不僅體現了對祖先的敬仰,也彰顯了後唐王朝的文化底蘊和禮儀之邦的風範。
然而,新年的喜慶氣氛並未持續太久。正月初五,幽州傳來急報,契丹入侵到了瓦橋。這一訊息如晴天霹靂,讓朝廷上下頓時緊張起來。《契丹國志》中記載,當時的契丹日益強盛,已經派遣使者到後唐請求割讓幽州,以安置其降將盧文進。面對契丹的咄咄逼人,李存勖迅速做出決策,任命天平軍節度使李嗣源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陝州留後霍彥威為副使,率領大軍援助幽州,以抵禦契丹的入侵。
正月初十,朝廷對已故的宣武軍節度副使、代理軍州事、檢校太傅王瓚進行了追贈,贈其為太子太師。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朝廷對功臣的緬懷和敬仰,也激勵著在職的官員們更加忠誠地為國效力。
正月十八,李存勖下詔將朝元殿恢復為明堂殿,又將崇勳殿改為中興殿。這一改動不僅體現了李存勖對朝廷建築的重視,也寓意著後唐王朝將在新的一年裡迎來新的氣象和轉機。
正月十九,朝廷又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振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李存霸被任命為潞州留後(暫時代理);知保大軍軍州事高允韜被任命為檢校太保。這些任命不僅加強了地方的管理和防禦力量,也為後唐王朝的穩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月二十一,涇原節度使、充秦王府諸道行軍司馬、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侍中李嚴被任命為檢校太尉、兼中書令,並依舊擔任涇原軍節度使和秦王府諸道行軍司馬。同時,李存勖還下詔將應順門改為永曜門,太平門改為萬春門,通政門改為廣政門,鳳明門改為韶和門,另一個萬春門(此處原文有重複,但按原文理解應為另一個或筆誤的門名)則改為中興門,解卸殿改為端明殿。這些改動不僅體現了李存勖對朝廷建築的精心規劃和命名,也寓意著後唐王朝將在新的一年裡迎來更加繁榮和昌盛的局面。
在這一天,李存勖還下了一道重要的詔書。詔書中說:“皇家的綱紀已經整肅,皇宮的禁衛也更加嚴格。凡是宮內的宦官,不應該再住在宮外。命令各道所有宦官,不論職位高低,都要連同家眷一起被髮送到皇宮,不得有絲毫拖延。”這一詔書的頒佈,旨在加強皇宮的管理和禁衛力量,防止宦官干政和作亂。然而,這一舉措也引發了人們的議論和關注。因為李存勖在潛龍之時(即未登基前),寺人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五百人,到這時加上從各道來到皇宮的宦官,大約有一千多人。他們都得到了優厚的賞賜,穿著華麗的服飾,玩賞著奢侈的物品,被委以重任,成為了李存勖的心腹。在唐朝時,宦官曾擔任內諸司使務、諸鎮監軍等職務,傳達皇帝的命令,製造威福,甚至導致了昭宗和李存勖前輩的亡國。因此,人們擔心李存勖這一舉措會重蹈覆轍,引發新的危機。
儘管如此,李存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決策。他或許認為,只有透過加強皇宮的管理和禁衛力量,才能確保皇權的穩固和朝廷的安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宦官勢力的膨脹和干政問題並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改革。
新羅王金樸英在這一年也派遣了使者前來朝貢。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新羅對後唐王朝的尊重和友好關係,也彰顯了後唐王朝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