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修身養性 (第1/2頁)
五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琴棋書畫,修身養性
中國古代的四大藝術:琴、棋、書、畫,還有中國詩歌,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智慧在文化意識與藝術情趣之中,最瑰麗、最富於藝術情調的結晶。
中國古琴所奏出的和美清雅的悠揚樂聲,使人神思飛揚,神飄天外.....
中國圍棋作為-項有益的娛樂棋戲,可提高下棋者與觀棋者的邏輯思維、推斷與直覺判斷力,令人感到奧妙無窮.....
中國古詩具有獨特的節奏韻律,透過記錄詩人面對自我、社會、人生和自然的獨特感受,表現了文化心靈之旅,極大地豐富了數千年來中國人的心靈世界,併成為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的瑰.寶.....
中國的書法,則以線的收放、象形字的結構、韻致的佈局,透過單純的墨色,鋪陳在獨特的宣紙中,表現出了一種含蓄、深邃而又抽象的藝術意境......
中國畫,在或充實、或空靈的場景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令觀者可以神遊其間,心曠神怡。因此說,琴、棋、詩、書、畫,一直被傳統文化當作開啟人的靈性、陶冶人的性情、增添人生情趣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這些過程與結果證明,如此作為,確實有助於個人心智的啟蒙、完善以及視野的開闊。
關於中國圍棋的起源,自古以來就存在著兩種傳說。一一種是,舜帝因兒子商均的智力低下,所以就發明了圍棋,用來啟蒙和引導兒子。另一種則是,遠古時代的堯帝因兒子丹朱荒淫傲慢,就創制了圍棋,用來引導丹朱,並受到了丹朱的喜愛。在這兩種不盡相同的說法中,已明確一致地肯定了圍棋可移人性情,可當作開啟智慧寶庫的鑰匙,可引導參與博弈者的心智向和善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圍棋的黑白兩色棋子,反映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意識。當這些黑白子被布落在縱相各兒路的棋盤上時,椒盤就能生出如不可盡數的天量收的豐富變化。因此,至令我們還有成語將“星羅”與“棋佈”並稱的。如此,圍棋本身也就含藏著種經天緯地的字宙意識,這是其他棋戲所不可企及的。男外,圍棋的奔理,也處透露著兵法的玄機,這也就是洪應明所說的“漫展揪樣觀局戲,手中悟生殺之機”。可見他能以小見大,從容地以弈喻兵。一一方面,圍棋的每一佳著,既意味著能最大限度地攻擊對方,又能最嚴密無隙地衛護己方,奔理因此具有兵法上的戰略意識;另方面,弈理所注重的佈局、做活、搏殺、收官等,又不乏兵法上的戰術意識。當然,以上只是一一種隨意的聯想,因為圍棋只是機智而又遊戲性地容納了兵法,其成敗也就不帶有任何現實的傷害性,這正如唐太宗的《五言詠棋》詩所寫:“捨生非假命,帶死不關傷。”
同樣,中國的琴、書、詩、畫,也各自具有獨特而又豐富的蘊含,它們同樣追求含蓄、追求深遠的意境,在有限的音樂、文字和畫面之中,能使人體驗到無窮的意蘊與韻致。
中國的琴、棋、書、詩、畫有規範,但規範並沒有束縛後來人門者的創造力,後來的人門者,既以自然造化為師,又形成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從而推動了琴、棋、書、詩、畫事業的不斷發展。那些領悟並把握到了琴、棋、書、詩、畫的真諦者,當他們沉酒於琴、棋、書、詩、畫時,他們專心致志,如人禪定之境,精神上的痛苦與壓力得以減輕和緩解,乃至趨於消失。此時,人藝合一,他們能專注地品味和享受到藝術的樂趣、人生的樂趣,心中充滿著怡然自得之情。
琴、棋、書、詩、畫,是清和的樂事雅趣。因此,據此而建立起的人際友誼關係,如棋友、琴友、畫友、詩友、書友等,是人生的清友,彼此之間可以不計年齡、地位、財富的距離,而變成人生的知音。如在著名的“高山流水”的典故中,擅長於彈琴的伯牙和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