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行則將至 (第2/3頁)
寒寺敲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取。隨手從旁邊哨點喚來兩個執勤計程車兵,讓他們取出一輛牛車。我將自己的身體甩到後面鋪滿乾草的板子上,就這樣讓牛車將我拖回住處。
日子大概就這樣過了將近一週的時間嘛,由於前幾天我們深入敵後,將本就已經混雜不堪的韃靼搞得愈加紛亂,導致這幾天以來,整個韃靼內部廝殺不止,其實達達的各派領導人也都不是笨蛋,有心之人可能也能想到。其中出現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或者是不對勁。
但是我們的這一介入也算是給了他們一個進行征戰的藉口。所以基本上不用我們再去串多或是離間。他們心中其實早就已經厲兵秣馬,準備正兒八經的統一韃靼了。
短短几天時間,曾經四五個派別的韃靼,如今最終是剩下了兩派。沒錯,就是阿魯臺的本部。還有失捏乾的造反派。原來準備自立門戶的新興派以及左右搖擺的牆頭草,在內部兩大派系的爭搶屠殺,以及瓦剌時不時來打秋風之下,消失的速度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瓦剌以為這一次韃靼內部最終決戰,肯定是會消耗各派系大量實力的,又計算了一下我們大明軍隊到前線的時間,心裡琢磨著,既然明軍還沒到達前線,不如趁機先狠狠地從韃靼身上撈一筆,徹底把這個搖搖欲墜的韃靼給滅掉。然後把能搶的人、財都轉移回自己瓦剌的老巢。等做完這些後,再派人去向大明皇帝請罪。
反正到那時,韃靼已經名存實亡了。即使大明非常怪罪瓦剌,但也沒辦法,因為漢人很難長時間統治草原。最後,大明還是得依靠草原上的某個勢力來控制和約束其他部落。
如果能讓自己的瓦剌來管理,那自然再好不過。但要是明朝皇帝認為瓦剌太強大,決定扶持另一個部落,那也無妨。畢竟在這片草原上,一切都是靠實力說話的。這麼多年來,只有韃靼曾攻破過瓦剌,並長期對其構成巨大威脅。現在韃靼已經變成這樣,必須趁它虛弱的時候給予致命一擊。哪怕冒著被明朝皇帝責怪的風險,也要堅決去做!
其實這就是非常標準的草原人思考方式,直接而猛烈,但是換為漢家思考方式,尤其是在中原朝堂之上那些老狐狸的話。反倒是有很多種陰險且利益最大化的招數。
由於對自己的實力太過於相信,同時太過於看輕韃靼的力量,看導致了此次瓦剌侵襲韃靼各部,開開心心的去。缺胳膊短腿兒的回來。他們沒有想到本來互相征伐激烈的韃靼各部在聽到瓦拉來襲之時,竟然不約而同的放下了對內部的仇恨,轉而刀尖向外齊刷刷的砍向了飛馳而來的瓦剌人。
由於最開始做的準備工作並不充分,而且也算是臨時起意,所以說瓦剌在此次對外作戰之上簡直可以說是災難性的潰敗,痛失了大批精銳。連武器裝備都是成批成批次的被韃靼繳獲。
當我聽到這個訊息時,內心不禁湧起一股淡淡的嘲諷之情。常凱申啊常凱申,你看看人家古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無論家中如何紛爭,面對外敵入侵時,都應該團結一致抵禦外敵。可你這傢伙卻總是念叨著“攘外必先安內”。
然而,事實上,這場鬧劇也有我的推波助瀾。我派遣了一些斥候兄弟假扮成瓦剌人,在瓦剌境內廣泛傳播韃靼此次內戰將是一場生死決戰,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事務的訊息。與此同時,我還用同樣的方式在韃靼各部落所在地宣揚,瓦剌正準備趁韃靼內戰之際來個黃雀在後。
這樣一來,一方因過度自信而放鬆警惕,另一方則對這種情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因此,最終的結果也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樣,雙方都遭受了重創,實力相當。但這還不夠,在未來的日子裡,我覺得自己還需要再加把勁。難道我真的是那個傳說中的天生壞種?怎麼滿腦子都是些損招...
如今算算日子,大軍朝夕可至,自遼西,到興和、開平、太原一帶,各近邊境重鎮均已整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