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親征,患得患失 (第2/4頁)
寒寺敲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子百家,從三皇五帝聊到如今大明盛世,整個人非常有精神,嘴巴不停的在說話,同時也伴隨著手舞足蹈。
我知道這是一個人太激動所導致的。朱瞻基常年累月,身處皇宮,所想之事又無人可以傾訴,久而久之導致非常封閉的性格,所以猛然間見到幾位與他志向相投,目標一致的人便憋不住心裡的空虛,抑不住身體的亢奮。
我甚至敢肯定朱瞻基在此時對我們許的諾說的好處,絕對是他這個時候內心真正的意願。我絲毫不懷疑此刻他對我們所許承諾是有多麼的真實。但是等到他的熱情退卻之後,便又是一個想法了。甚至會覺得自己在臣子前失了儀態,懊惱不已,這就是皇帝,或者說所有的上位者,最常見的心理活動。
一想到這兒,我突然想到了朱棣,歷史上經常有傳言說朱棣在靖難之役的時候,不止一次的對朱高煦說過,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而且在說這種話的時候都是自己得了朱高煦的幫助之後,我相信朱棣在說此番話的時候,絕對是真情流露的,想法也確實是真的,並沒有半點欺瞞。
可是當他冷靜下來,包括後面登上皇位之後,便對此事避而不提。朱高煦這狗腦袋卻沒想到皇帝這種生物的多變性,腆著一張臉,有事兒沒事兒就去問朱棣:“爹,你不是說過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嗎?怎麼您現在當上皇帝了,反而把我大哥弄成了太子之位,就給我封了一個漢王,你說話不算數啊!”
你如果問個一兩次朱棣還可以搪塞過去,可朱高煦一有時間就去問,一有時間就去問,甚至還對各路文武官員到處宣發朱棣所說的這番話。
所以最後把朱棣逼急了直接在朝會上對著朱高煦開炮:“朕什麼時候說過世子多病,如當勉勵之的?!如今哪還有什麼世子?朕如今是皇帝,你大哥是大明朝的太子,何處有個世子多病這種說法?!”
在那之後朱高煦才明白,當時所說此話之人是正在發動靖難的燕王殿下,而不是如今這個高高在上的帝王。
在想到這個故事之後,我也明白,永遠不要將皇帝這個人物,代入到親朋好友當中來。所以眼前的朱瞻基跟我們興高采烈的聊天,跟我們談論講述一些他所知道的趣事,甚至看到將近午時,還非常熱情的,把我們三人留在宮中跟他一起用膳。我都只是把他想做一種籠絡人心的手段。
所以我一直秉持著自己臣子的禮儀,不敢僭越絲毫。閒聊,吃飯,都非常的彰顯臣子規矩。
張輔鄭亨兩人也同我一樣,規規矩矩的,不敢逾越半點禮制,這倆老頭兒心中包準是憋著壞的,這種情況發生,他們竟然根本就沒有提醒我哪怕一丁點,幸虧我腦袋轉的快,一下子想到了朱棣跟朱高煦之事,不然的話我可能還真就放鬆下來,肆意吃喝玩樂了。
朱瞻基今日的興致頗高。我們仨幾乎是從早上一直陪朱瞻基唱這場君臣相得的戲唱到下午,等待朱瞻基稍顯疲憊之後才起身告辭。
走出皇宮城門外的那一刻,我終於是喘了一口氣:“二位老大人,咱們三人再怎麼說也算是一個同盟的吧,為何你們兩個老傢伙遇見事兒了都不知道提醒我一下,如果不是我腦子轉的快的話,指不定今天我會被安上什麼。君前失儀的罪名呢!”
我話音剛落,後腦勺便被鄭亨這老傢伙狠狠的拍了一掌:“黃口小兒,你懂個屁,我們這是在用行動教你,官場之上切不可與任何人推心置腹,可能你覺得是知己的同僚,在關鍵的時候,就會在你背後捅你一刀,此等教訓,如果換做其他人,老夫還不願意去做這個惡人呢,你小子還不知足,該打!”
能夠把精心設計坑害別人說的如此大義凜然,估計也只有這兩個老逼登了…
各自回家之後,我靜靜的在書房呆坐了大概個把小時,自從穿越到大明以來,如今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