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棄子,都是棄子 (第1/4頁)
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傍晚時分,馬岱帶著大軍趕到前面谷口,命令大軍就地修整,埋鍋造飯,一頓忙活,熱飯還沒有吃到嘴巴里,楊儀的大軍也已經從另外一條大路上風塵僕僕地趕了過來,正好將馬岱的大軍堵在原地。
楊儀一直在諸葛丞相府中任參軍,此次,諸葛亮臨終前,將帶領蜀漢大軍回漢中的重大責任交給了楊儀,這讓眾人很是意外,就連楊儀他自己也十分意外。
諸葛亮生前信任的人很多,純粹的武將除外,但說丞相府中的長史,最信任的不外乎以下幾人——
其一是蔣琬。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今湖南省湘鄉縣)人。
蔣琬是丞相府的留守長史。諸葛亮外出征戰期間,蔣琬留守成都丞相府,負責一切事務的處理。蔣琬籌集糧食,組織運輸,補充兵源。
但其更大的價值,其實是在諸葛亮外出期間,作為丞相府的全權代表,守住丞相府的一切權力,你至於自己在前線打生打死,回來後,丞相府換了主人。
蔣琬的處事風格和諸葛亮一樣,事無鉅細,親力親為,幾乎沒有出過差錯。諸葛亮常對人言:“蔣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寬和,應該與我一起復興漢室。”
其二是費禕。
費禕,字文偉,江夏鄳縣 (今河南省羅山縣 )人。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立太子時,費禕與董允俱為太子舍人,後,遷為庶子。
建興元年(223年),劉禪繼位後,以費禕為皇宮侍從。
後,費禕任丞相府的隨軍長史,跟隨諸葛亮征戰多年。
所謂長史,就是秘書長的意思,相當於後世的參謀長。
費禕跟隨在諸葛亮身邊,表現最突出的,則是其對於外交事務的處理,尤其是夷陵之戰之後,與孫吳關係修復的事務,都是費禕完成的。
對於費禕在外交上的突出貢獻,諸葛亮也深為讚歎,並且多次給予褒獎。
而費禕在處理政務上,與蔣琬甚至是諸葛亮的風格都十分迥異。如果說諸葛亮蔣琬是舉輕若重的話,而費禕的風格則恰恰相反,他是舉重若輕。
其三就是眼前的這個楊儀。
楊儀,字威公,襄陽(今湖北襄陽)人。
楊儀在諸葛亮軍中亦為行軍長史,常年跟隨諸葛亮外出作戰,其最擅長的是後勤輜重物資的調配——井井有條,按部就班,幾無差錯,省卻了諸葛亮的許多心思。
其實,楊儀就相當於諸葛亮大軍的前線軍需物資總排程長官。
而且,楊儀還肩負著蜀漢大軍中的諸多制度的制訂,和監督執行。
也不知道為什麼,行軍長史楊儀和原鎮北將軍現徵西大將軍南鄭侯魏延之間,卻一直齷齪不斷,產生了諸多矛盾,難以磨合。
為此,諸葛亮多次調停,都難以奏效,因此,頭疼不已。
按照常情,馬岱應該星夜趕路才是,但此時的馬岱卻一反常態,慢條斯理地在軍帳中踱著小碎步,一會兒低頭,一會兒仰頭,一會兒喃喃自語,一會兒嘻嘻呵呵……
“狗日的,幸虧來了個神奇小子,否則,老子這次也得栽進去不可!”馬岱恨恨地往腳下吐了一口痰。
對於諸葛亮臨終前,將印信交給長史楊儀,授命他將大軍帶回漢中這件事情,馬岱也的確有點想不通,但卻也沒有往深瞭解讀。
此次北伐,功虧一簣,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咱的諸葛丞相都已經累死了,你還要怎樣?
自己拿了丞相的錦囊,不過是照章行事罷了,誰叫人家是丞相咱是將軍?要死的丞相,他也是丞相對吧。
現在,馬岱也終於想通了,諸葛丞相臨終的“連環絕戶計”竟然一舉將包括自己在內的諸多人全部囊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