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逃離香港5天後到達曲江。曲江即今韶關市,當時不過是一個小鎮,位於廣東省北部,是廣東省政府的臨時駐地,因龐大的省府機關遷來此處,小鎮的人口劇增,成為粵北的一個重鎮。
&ldo;影后&rdo;胡蝶抵達的訊息一下子傳開了,人們敬佩一個弱女子不畏日寇的威逼利誘,毅然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封鎖線的勇敢行為,許多新聞記者前來採訪,於是,胡蝶舉行了一個記者招待會。
會上,有記者問她為什麼要不畏生命危險逃離香港,胡蝶慷慨陳詞:
&ldo;我向全世界表示,也特別是向日本侵略軍表示,我雖然只是一個演員,但在民族大難的時刻,我很清楚我所應選擇的道路。&rdo;
第二天,不僅中文報紙,連外文報紙均在顯著位置刊登了胡蝶逃離香港回到內地的訊息,轟動一時。胡蝶為關鍵時刻自己的勇敢抉擇深感驕傲。
胡蝶一家初到曲江,曲江早已人滿為患,一時無法找到房子安家,一家人只得暫住船上。不久,得到電信局長李大超的幫助,找塊空地蓋起了一幢簡易房屋,取名為&ldo;蝶聲小築&rdo;,選的是胡蝶和潘有聲兩人名字中的各一字,頗有詩意,一家人總算安頓下來了。
這時,廣東省政府李漢魂將軍和夫人吳菊芳女士代表國民政府給胡蝶送來了2萬法幣的救濟金,以表示政府對胡蝶深明大義的嘉許,並幫助她度過眼前的艱難時日。
胡蝶婉言謝絕了這2萬元錢,2萬元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胡蝶之所以不受,主要因為在逃亡路上,她見到了許多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難民,惻隱之心頓生,她請李漢魂將軍將這筆錢轉給需要救濟的窮苦難民。胡蝶覺得憑著自己的積蓄足以應付今後的生活開支。
李漢魂將軍感動地說:
&ldo;胡女士真是個愛國仁義之人啊!&rdo;
胡蝶抵曲江後,對楊惠敏護送的那批行李望眼欲穿,但始終沒有等到,心中已有不祥的預感。但隨著戰火逐漸逼近曲江,胡蝶和潘有聲只得決定,離開曲江赴重慶。
因去重慶的交通很是不便,只得走一程算一程,1943年10月抵達廣西桂林。這裡離戰火比較遠了,胡蝶當即改變了去重慶的計劃,打算先在桂林住一段時日再說。將一家老小安頓好後,為了免得坐吃山空,潘有聲與幾位朋友合組了公司,經營藥品和生活用品以補貼家用。
一天,胡蝶漫步桂林街頭,猛然發現一家拍賣行內掛著一件銀狐皮大衣分外眼熟,忙走近一看,兩眼不由直了,這件大衣正是自己的。接著,她又發現了自己的戲裝。這些衣物可是裝了箱託付給楊惠敏了呀,怎麼會出現在桂林街頭的拍賣行中?
胡蝶急忙向店主詢問這些服裝的來歷,店主答道這是從香港購回的。胡蝶馬上意識到,她的行車出了問題,頓時花容失色,跌跌撞撞地趕回家裡。
潘有聲得知這一情況後,看著失魂落魄的胡蝶,心情也變得異常沉重,他知道,30餘個箱子裡裝的是胡蝶前半生的幾乎所有的積蓄。胡蝶一貫節儉,才置起這些家當。
情況尚未十分明朗,胡蝶和潘有聲部心存僥倖,希望丟失的只是3o餘箱中的一小部分。潘有聲透過各種渠道很快查明,交由楊惠敏運送的全部行李均已丟失。這個訊息對於胡蝶不啻是晴天霹靂,令她痛心疾首。
胡蝶丟失大量財物的訊息很快就傳開了,重慶的報紙也報導了這一訊息,並多為胡蝶惋惜和鳴不平。此時已先期抵達重慶的楊惠敏感到名譽攸關,事態嚴重,乃向新聞界發表宣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