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革命爆發,不久,清帝被迫遜位。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統治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王朝到此已算壽終正寢。
面對如此不安的局勢,胡少貢夫婦把全部的愛獻給了寶娟。父親開朗寬厚富有幽默感,母親慈愛溫柔但又不失嚴格。於是,寶娟在父母的呵護下,度過了自己幸福的童年。
胡少貢原籍廣東鶴山,祖上並無特別顯赫的人物。到胡少貢這一輩,他的姐姐嫁給了日後出任北洋政府總理的唐紹儀的弟弟,他們住在上海時,把胡少貢一家也接來了上海,所以寶娟便在上海出生。
有一年,胡少貢得到姐夫的提攜和推薦,在京奉鐵路上當了總稽查,有了較為豐厚的薪金。但胡少貢長年奔波在京奉鐵路上,時而北京,時而上海,時而廣州,搬家便也成了寶娟童年難忘的回憶。
八歲那年,全家搬到天津。這一年,父親將寶娟和堂妹胡珊送入天主教的聖公學堂讀書,在當時這對她來說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並非所有的女孩子都能上學讀書,更不用說去上教會學校了。
其間的學習生活雖然如同天主教一樣呆板而乏味,但畢竟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為她日後很容易地理解各種角色的內涵並把握角色的心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時,寶娟改名胡瑞華。
寶娟的母親自生下寶娟後,就再也沒懷上孩子。母親是個守舊的人,所謂&ldo;不孝有三,無後為大&rdo;,沒能為胡家添個男丁,總覺得自己沒有盡到為人妻的責任。
在天津住下後,母親就開始張羅著要丈夫納妾生子之事,在母親的堅持下,胡少貢納了妾。寶娟的庶母是個旗人,本份老實,妻妾相處,倒也和諧。庶母過門後,一連生下四子一女,胡家人丁興旺了。
寶娟和庶母以及弟妹的關係相處得很好,庶母和弟妹們也喜歡寶娟。值得一提的是,寶娟自從影后,總是庶母跟隨她左右,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寶娟還從庶母那裡學來了一日道地的京白,為日後從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17年,瑞華(即寶娟的學名)已經9歲了。這一年,胡少貢辭去了京奉鐵路總稽查的職務,帶著全家遷回祖籍廣東,在廣州安家。
瑞華自幼性格開朗,喜好新鮮事物,對傳統的表演藝術很是入迷,因此在廣州居住期間,她特別盼望節日的到來。每逢傳統節日,那種充滿著鄉土氣息的民間娛樂慶祝活動,充斥著大街小巷,她常常跟著這些走街串巷的民間表演團體,走出很遠很遠。
父親對瑞華是寵愛慣了的,因而逢年過節,只要附近什麼地方有戲劇演出,他總是帶著瑞華穿行於大街小巷,不會放過任何一場演出。
瑞華尤其鍾情於燈影戲,燈光透過皮影產生的效果,幾分誇張,幾分虛幻,比起實實在在的真人和木偶來,瑞華覺得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看著布幕上一個個活動的剪影,瑞華在她那小小的腦海里,為他們添上了生動的眉眼口鼻,真是趣味無窮。
光蔭茬冉,轉眼一晃又是幾年過去了,在此期間,中國電影已經如火如荼,又有多家電影公司從事拍片活動,電影也由過去的短片漸漸走向長片。1922年,中國最早的三部長故事片《閻瑞生》、《海誓》和《紅粉骷髏》開始上映,中國電影已開始走向成熟。
一天,胡少貢突然萌生要帶女兒瑞華去看一次電影,其目的也不過是滿足一下孩子的好奇心,讓她體會一下電影銀幕上的那份驚奇;或是覺得自己長年奔波在外,給予孩子的大少,藉此彌補一下這份情感上的內疚。但不管是什麼原因,胡少貢絕未意識到孩子會和電影有什麼聯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