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節:貧苦出身
陳勝出生於秦朝末年陽城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自幼生活艱辛,常常吃不飽、穿不暖,小小年紀就跟著父母在田間勞作,飽受風吹日曬之苦。
儘管生活貧困,但陳勝卻有著一顆不甘平凡的心。他渴望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幻想。在農閒時,陳勝喜歡聽村裡的老人講述古代英雄的故事,那些英雄們的壯舉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勇敢和反抗的種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陳勝的身體逐漸強壯,但生活的重壓卻始終沒有減輕。他目睹了秦朝統治者的苛政和暴虐,看到了鄉親們在沉重的賦稅和徭役下痛苦掙扎,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
第二節:志向遠大
有一次,陳勝和一群僱工一起在田間勞作。休息時,大家都疲憊不堪,癱坐在地上。陳勝望著遠方,長嘆一聲,對同伴們說:“苟富貴,無相忘。”同伴們聽了,都嘲笑他異想天開,認為他們這些貧苦之人一輩子都只能在土地上受苦受累。陳勝卻堅定地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句話展現了陳勝不同於常人的志向和抱負。他不甘心一輩子做一個被壓迫的農民,他相信只要有機會,自己一定能夠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陳勝的夢想顯得遙不可及,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在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第三節:遇雨誤期
終於,一個改變陳勝命運的機會出現了。秦朝政府為了抵禦北方的匈奴,大規模徵發民夫去戍邊。陳勝也在被徵發之列,他和其他九百多名貧苦農民一起,被押往漁陽戍邊。
在隊伍中,陳勝結識了吳廣,兩人志同道合,很快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一路上相互扶持,共同面對艱難險阻。然而,天公不作美,當隊伍行至大澤鄉時,遭遇了連續的暴雨,道路被洪水淹沒,無法前行。按照秦朝的律法,戍邊的隊伍如果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所有人都將被處死。
陳勝和吳廣意識到,即使他們拼命趕路,也無法避免誤期的命運。他們陷入了絕望和恐懼之中,但陳勝不甘心就這樣白白送死,他的心中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起義反抗秦朝的暴政。
第四節:密謀起義
陳勝和吳廣秘密商議,決定發動起義。他們深知,要想讓大家跟隨他們一起反抗秦朝,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藉口和強大的號召力。於是,他們想到了利用當時人們迷信的心理,製造一些神秘的徵兆。
吳廣偷偷地在一塊白布上寫下“陳勝王”三個字,然後將它塞進魚肚子裡。當伙伕買魚回來,剖開魚腹時,發現了這塊白布,眾人都感到十分驚訝。接著,陳勝又讓吳廣在夜晚模仿狐狸的聲音,在營地周圍呼喊:“大楚興,陳勝王。”這些奇異的現象讓戍邊的農民們對陳勝充滿了敬畏和期待。
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陳勝和吳廣召集了大家,慷慨激昂地說:“我們遇到大雨,已經誤了期限,按照律法都要被處死。即使僥倖不被處死,戍邊也多半是死路一條。壯士不死則已,死就要死得有價值,難道那些王侯將相天生就是貴族嗎?”這番話激起了大家的反抗意識,眾人紛紛響應,表示願意跟隨陳勝和吳廣起義。
第五節:舉兵起義
陳勝和吳廣於是殺死了押解他們的軍官,正式宣佈起義。他們以“大楚”為號,陳勝自封為將軍,吳廣為都尉,帶領著九百多名農民拿起簡陋的武器,向秦朝的統治發起了挑戰。
起義軍首先攻佔了大澤鄉,接著又迅速攻克了蘄縣等地。他們的隊伍不斷壯大,沿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貧苦農民加入。陳勝的起義軍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響應,他們開啟糧倉,分發糧食給窮苦人民,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援和擁護。
隨著勢力的擴張,陳勝決定分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