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拖出去,擇日處斬!”
很快就有兩個帶刀的護衛從金鑾殿外走了進來,一人押一隻手,把戎狄王從地上拖了起來。
戎狄王邊掙扎,嘴上還不停地罵道:“你毀我國土,滅我族人,一定會不得好死的!”
皇帝背過身,懶得看他,內侍連忙遞了杯茶給他,扶著他重新坐了下來。
他這才看向金鑾殿下站著的寧將軍:“寧愛卿此次俘獲戎狄王,替我朝除了最大的隱患,又幫著朕把西北治理得井井有條,可謂是功不可沒。”
寧將軍抱拳跪下說:“這都是微臣分內之事……若說功勞,微臣認為,侯學士的功勞比微臣大。若沒有侯學士,微臣恐怕沒這麼快能抓到戎狄王。”
皇上倒沒想到寧將軍變得如此謙遜,笑了一下,振振有聲地道:“兩位愛卿都功不可沒,朕,重重有賞!”
眾臣跪在地上說皇上英明,等散了朝,寧將軍就和侯祺鈞一起出了金鑾殿,很多人過來恭賀,兩人都顯得很低調,微微頷首回應就相繼離開了。
等到了午門,侯祺鈞才輕聲問寧將軍:“寧侯比我預想的回來早了兩日。”
寧將軍笑著說:“嚴崇那些雕蟲小技還絆不住我。”
說笑過後,他卻想到了一件事,不免有些疑惑,“開始那幾日,倒是時常有人在我背後使些小動作,可當我要回到京都時,我以為他一定會把握時機,讓我回不了京都,我就提防得更小心了些,可誰知道,反而風平浪靜了。他到底在搞什麼名堂?”
侯祺鈞也不好跟他說,只道:“只要知道以後的日子不會安生,寧侯要格外小心就可以了。”
☆、第90章 提親
孟氏夫婦在家商討了好幾天,還特地請了京都有名的媒婆給她指點了大半天,心頭才略微放鬆了些。
等真要上寧府提親了,孟夫人手心還是忍不住冒出汗來,明明穿戴得宜,行為得當,走到寧府門口時,還是轉頭反覆問了婢女多遍,自己有沒有不妥的。
婢女都答得有些煩了,卻還是笑眯眯地跟她說:“夫人已經很好了,寧夫人見了您,一定會眼前一亮。”
孟夫人這才稍微安心了些,整了整發鬢,笑盈盈地讓丫鬟去敲門。
寧氏夫婦正坐在沁園的藤椅上,看著寧沁手忙腳亂地在梅樹挖酒,丫鬟要上前幫忙,寧沁偏不讓。
梅樹已經在沁園生了根,發了芽,此刻看起來雖然光禿禿的,但到了冬天,滿院子都會開滿紅梅,很是漂亮……在寧將軍去西北的那幾年,寧沁又埋了幾壇酒下去,新舊加起來也有二三十壇了吧。
她怕丫鬟們記不得哪些是三年前埋的,就只好自己動手了。
只挖了兩壇出來,她就已經滿頭大汗,彎腰在梅樹下大口大口地喘氣,知畫拿了帕子替她擦拭,寧家二老坐在藤椅上笑得合不攏嘴。
寧將軍邊喝茶邊笑她:“何必這麼折騰自己,你指個地兒讓丫鬟們去挖不就成了,非要自己動手,看把你給累的。”
這幾日朝中無事,戎狄王已經被判了罪,皇上該賞賜的也賞賜完了,同僚都在笑他出了力沒討到甜頭……皇上只賜了些金銀珠寶給他,連慶功宴都不曾辦。
寧俊榮倒覺得這樣很好,不用擔心功高震主,亦不會遭同僚嫉妒,去西北這麼多年,他覺得家人安順和睦才是最重要的,有權有勢又如何,還要日日膽戰心驚地提防著被人算計……侯祺鈞不就是典型的例子。
年紀輕輕就坐上了高位,得了皇上看重,雖然表面風光無限,可朝中誰不知道嚴崇私底下給他使了多少絆子,若不是他的確聰慧過人,此刻只怕早就去見閻王爺了。
不過如今他與侯祺鈞同在西北這麼多年,只怕嚴崇早就把他當做侯祺鈞同黨了,就算他想躲也躲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