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見了天顏 (第2/4頁)
寒寺敲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我也一直安慰自己,急是急不來的,只有靜下心來等待機會。
時間兜兜轉轉又過了四個多月,就在我已經急不可耐的時候,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漢王謀反!漢王謀反!”
御史臺裡眾人,一聽這個訊息瞬間譁然一片。于謙更是一手提著前來報信的人喝問道:“你說漢王謀反,可有確切來源?!”
“稟告於大人,山東所遣信使剛剛才入京城,如今直奔皇宮而去,已得到確切訊息,不日前漢王聯合山東指揮使靳榮,已經高舉反旗,說要清君側了!”
于謙聞言震驚不已喃喃道:“如今新帝登基,不到一年,漢王高舉清君側的大旗,難道我大明又要經歷一次靖難之役?!”
不久之後皇帝下令各級官員都趕往皇宮的太和門參加臨時決定的大朝會,我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悄悄把于謙拉住告訴他:“於大人,能否將我也帶去參加朝會?”,于謙想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約摸一個小時之後,我們便到了太和門外眼前,只見一片烏泱泱的人群,京城各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已經來到此處等待著。很多個應該是掌管禮儀的官員不停地安排著現場官員的所站位置。各級大佬以及重要官員都是站在前面,而小嘍囉全部都擠在了太和門後,我倒是有點後悔。來這個地方了,皇帝說的話我聽又聽不太明白,還受著烈日的折磨。
終於開完了此次大朝會,我踮起腳,看著人群中於謙的身影,見到他之後舔著個臉,跟他乘坐了同一輛馬車。
“於大人,今日我在人群后面沒有聽太明白,當今聖上所說的話,你能否給我講講,我心裡也好有個計較。”
于謙笑呵呵的捋了捋鬍子:“看來今天李大人比較狼狽呀。”
“賢兄就不要取笑小弟了,趕緊給我講講吧。”,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不久前,漢王朱高煦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又在衛所散發刀劍旗幟,掠奪了周邊郡縣的所有馬匹,設立了前後左右中五軍。任命王斌,朱桓等為太師,都督,尚書等官職,並且漢王還企圖拉攏英國公張輔為內應,但是被英國公所告發,不過英國宮只是私底下給皇上說了此事,並沒有廣而告之,這次是因為我們一個御史正在山東老家守孝,得知了漢王謀逆,於是改頭換面,日夜兼程趕到了皇宮,所以我們這才得知此事。”
原來如此,不過這朱高煦也挺倒黴的,想拉個內應呢,結果被捅了出去。自己開始謀反呢,結果又一個御史給他捅了出去。
“那不知當今聖上,對於漢王謀反是個什麼樣的章程?”
“陛下說了,此事乃皇家內部之爭,千萬不能因為內部之事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所以陛下準備派遣一人去朱高煦的地界,將其勸降。不動刀槍解決,事端是最好的辦法。”
“那陛下可有欽點之人?”
于謙搖了搖頭,並向我解釋到此事應該慎重,所派遣的勸降者要智勇雙全,口才絕倫,同時不能辱沒了皇家的氣勢,而且最重要的其實是第一個去勸降的人很有可能會被漢王所殺,如果不是絕頂聰慧的人估計都沒有好下場,所以如今誰也不想去當這個替死鬼。
其實在我詢問于謙的時候,我心裡已經有一個計劃了,與其在這御史臺中一直蹉跎下去,不如走個閒路子闖一闖,反正不成功便成仁,因為我沒有什麼真才實學,終究我會被所有人厭惡,官場上被厭惡的人怕也活不了多久,光憑一塊虎符是不足以讓所有人都信服的,還得靠我自己拼出一條血路來。
“於大人,如果朝廷現在找不出一個人去勸降的話,在下不才,願意前往虎口一試!”
我突然朝著于謙一抱拳,鏗鏘有力的說出了這句話,倒是把于謙給驚到了。
“哎呀,賢弟,你可千萬不能衝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