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度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達了雨花鎮外。
“奇怪,怎麼天剛剛黑,雨花鎮上便家家戶戶都關門大吉了,有些冷清啊!”進入雨花鎮不久後,姜言便察覺到了異樣,寬闊的街道上行人稀疏,且大多都腳步匆匆,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凌千雲也覺得有些奇怪,小鎮的街道上確實有些清冷了,隨著二人繼續向前,他環顧了一下四周,在看到不遠處小湖中飄著的無數河燈以及家家戶戶門前焚燒過後的灰燼後,心中便了然了。
“七月半,是中元節到了,看來我們兩個運氣不太好呀。”凌千雲解釋道。
姜言有些驚訝,“中元節?那豈不是鬼節,這大晚上的,咱倆不會碰到什麼髒東西吧?”
凌千雲對他笑了笑道:“不一定呀,就看有沒有女鬼看上你了。”
姜言連忙呸呸了幾聲,接著雙手朝著四周拜道:“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這倒把凌千雲給整不會了,哪來的兒童?朝他屁股上踢了一腳之後說道:“看來今晚要想找家借宿的地方怕是不可能了,保險起見我們去找一下鎮上的山神祠或是土地廟睡一晚吧,誰知道夜裡會不會真有厲鬼出沒呢?”
在原來的世界那邊自然沒有這種顧忌,說出來恐怕都要讓人笑話,不過如今身處浮生界,天曉得會發生什麼?
姜言本就對於鬼怪之事有些畏懼,見凌千雲這麼說,立即連連點頭說好。
在尋找山神廟的路上,凌千雲還給姜言普及起了關於中元節的來歷以及一些個忌諱。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又稱之為鬼節,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它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執行之道,陰陽消長迴圈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也就是二七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中元節便設在七月十五。
“……傳統觀念認為生者為陽,逝者為陰,而水也屬陰,所以到了七月十五這一天,逝者的魂魄會逐水而來。於是,古人便有了禁止這天在河邊走的風俗。”凌千雲看著不遠處的湖面說道。
“啊?那我可得遠離著點。”被他的話嚇得一激靈的姜言立即跳到了凌千雲的右手邊。
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
凌千雲沒有理會他的一驚一乍,自顧自繼續說道:“據說中元之日,地宮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人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歸家之路。”
兩人一邊聊天,一邊尋找著能夠落腳的地方。終於,他們在鎮子邊緣發現一座破舊的山神廟。
走進廟裡,凌千雲四處打量了一番,然後對姜言說道:“今晚就在這裡將就一下吧。”姜言點點頭,趕忙找了個角落坐下。
夜晚的山神廟異常安靜,只有微風吹過的聲音。姜言靠在牆上,心裡還想著中元節的事情,越想越害怕。
“別自己嚇唬自己了,大老爺們怎麼一點膽氣都沒有,我不是在這邊給你守夜嘛。”凌千雲一邊給身前的火堆添柴,一邊不耐煩道。
姜言罵了他幾句,然後說你給我盯著點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