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掌清波.Q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扶蘇不知道此時的劉信,心中在想什麼。
他本來顯得謙和沉穩,此時卻掩飾不住地興奮,聽到治國理政的好文章,使他沉浸在喜悅之中。
“劉信,我要把你說的這篇賈先生的文章,馬上派人記載下來,送回咸陽給父皇參閱!
父皇正在和李斯丞相醞釀,要在全國各地興建糧倉,儲存糧食。你介紹的這篇文章,會幫助父皇做出決策!
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說得好啊!
只要我大秦帝國,到處都是糧倉,百姓沒有饑饉之憂,戰士不受糧草之乏,那自然是千秋萬世,江山永固!”
別千秋萬世江山永固了!你們家的這個大秦帝國,才兩世就得玩完啊!
不過,劉信知道,扶蘇所說的秦朝到處都是糧倉,百姓沒有饑饉之憂,戰士不受糧草之乏,這個目標,秦始皇確實是做到了的。
統一六國之後,秦朝很快就在全國推行郡縣制,而從都城到郡縣到鄉邑,層層級級都建有自己的糧倉,分別叫太倉、縣倉以及鄉倉,並且全部填滿。
不僅如此,秦朝還有兩種性質較為特殊的糧倉,一為負責轉運糧食的運輸倉,例如敖倉、宛倉、成倉等等;二為用於祭祀上天、祖宗及神靈的糧倉,其名為神倉。
僅僅敖倉所儲存的糧食,就足夠後來劉邦、項羽雙方爭鬥時,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經年累月食用,可見存糧之巨!
秦始皇統治期間,乃至延續到秦二世時期,秦朝雖然大興土木、到處征戰,卻沒有發生過饑荒,沒有出現眼中的糧食問題。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乃至天下英雄群起造反的原因,並不是由於老百姓都沒有飯吃了,而是有著更為複雜的因素。
這與後世皇朝發生的各種造反,往往是由於百姓已經吃不上飯所導致,有著很大的不同。
“報!公子,大秦沛縣令單復求見!”
外面傳來的聲音,打斷了劉信的遐思。
是沛令來了。
看起來,是沛令獲悉公子扶蘇來到沛縣,特意出城去迎接拜望。但,扶蘇卻只帶著幾個貼身侍衛,離開大部隊,悄悄地進入了沛縣城,搞起了微服私訪。
民以食為天。他來到這個糧食鋪子,為的就是從糧食這個與民生最緊密的領域著手,調查瞭解沛縣一帶的經濟狀況。
不料,卻在這裡,遭遇到以魯勾踐兄妹為首的刺客組織設伏刺殺。
得到這個訊息的沛令,差點被當行嚇死。要是扶蘇這次真的喪命,只怕他的九族都會遭殃!
急匆匆趕來,跪在外面,心膽俱裂。
沛令其實是秦朝末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劉邦集團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逐步發展壯大的。
但,後世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他具體的姓名。相比起許多更微小的人物都有名有姓,這麼一個重要的人物卻不記載姓名,這其實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劉信也是穿越過來後,由於與沛令和沛令身邊的人如蕭何等有更多接觸,才知道他姓單。
儘管史書上沒有記載沛令的姓名,不過,卻記載了沛令和呂公、也就是呂雉的父親、劉邦的岳父,是舊交故友。
呂公是單父縣人。秦朝時,單父縣有呂姓、單姓。所以,沛令姓單,倒也不足為奇。
聽到沛令單復已經到來,本來還想與劉信多多交談的扶蘇,終於決定離開。
再繼續停留在這間糧食鋪子,那隻會更加擾民了。
但他還是意猶未盡,還想邀請劉信,陪他一起走,繼續和他交流一些治國理政的話題,特別是那位“賈先生”的文章。
對於這位公子扶蘇,劉信的印象不壞。甚至,越來越有好感。作為一個業餘歷史愛好者,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