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莊宗李存勖(四十) (第1/2頁)
文筆生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924年,即後唐同光二年的丁巳日,中書門下向李存勖上奏了一項關於皇家陵寢命名的建議。他們提議將懿祖陵命名為永興,獻祖陵命名為長寧,太祖陵命名為建極。這些命名不僅體現了對先祖的敬仰和追思,也寓意著後唐王朝的繁榮與昌盛。李存勖在審閱了這份建議後,表示同意,並下令相關部門立即執行。
同日,淮南的楊溥派遣使者前來進貢,祝賀李存勖即將舉行的郊天儀式。郊天是古代帝王祭天的盛大儀式,象徵著天子與天地的神聖聯絡和君權的合法性。楊溥的進貢不僅體現了對李存勖的尊敬和祝賀,也展示了淮南與後唐之間的友好關係。
據《十國春秋·吳世家》記載,同日,吳王也派遣了右衛上將軍許確前往唐朝(此處應指後唐,因後唐承繼唐統)進獻祝賀郊天的禮物。這些禮物包括銀兩二千兩、錦綺羅一千二百匹、細茶五百斤、象牙四株、犀角十株,可謂豐厚至極。這不僅體現了吳王對李存勖的敬意和祝賀,也展示了吳國的富饒和強盛。
戊午日,李存勖下詔,對所有參與南郊祭天儀式的官員進行特別的獎勵和安排。他命令將這些官員交由三銓(即吏部、兵部、禮部負責選拔官員的機構)進行磨勘(即稽核考察),並優先給予處分(此處指安排職位或獎勵)。這一舉措旨在激勵官員們積極參與國家大事,為後唐王朝的繁榮和穩定貢獻力量。
己未日,李存勖又任命了大理卿張紹珪為制置安邑、解縣兩池榷鹽使。榷鹽使是負責管理鹽務的官員,這一任命體現了李存勖對鹽務管理的重視和關心。同日,李存勖還親臨左龍武軍,因為皇子繼岌將代替張全義管理六軍諸衛事務。這一舉動旨在培養皇子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為後唐王朝的未來儲備人才。
癸亥日,李存勖任命彰武、保大等軍節度使、北平王高萬興依舊為延州鄜州節度使、檢校太保、兼中書令、北平王。這一任命體現了李存勖對高萬興的信任和賞識,也彰顯了後唐王朝對邊疆地區的重視和關心。
甲子日,李存勖親臨東宅,這可能是他處理家務事或私人事務的一天。作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存勖不僅關注國家大事,也注重家庭和睦與私人生活的品質。
夏四月己巳日(初一),是李存勖接受冊封的大日子。他在文明殿身著袞冕,接受了冊封為昭文睿武至德光孝李存勖的尊號。這一尊號不僅體現了李存勖的文武雙全和至高無上的地位,也寓意著後唐王朝的繁榮與昌盛。
壬申日,李存勖任命成德軍節度行軍司馬、權知府事任圜為檢校右僕射、權北面水陸轉運制置使。這一任命旨在加強北面地區的水陸轉運管理,確保軍需物資的及時供應和運輸。
甲戌日,李存勖又任命順義軍留後華溫琪依舊為檢校太保,充任留後。留後是負責留守地方、管理軍務的官員,這一任命體現了李存勖對華溫琪的信任和賞識。
乙亥日,李存勖任命天策上將軍、武安等軍節度使、守太師、中書令、楚王馬殷依舊為守太師,兼尚書令。這一任命不僅體現了李存勖對馬殷的尊重和賞識,也加強了後唐王朝與楚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同日,李存勖還下詔命令在京的各道節度使、刺史、縣令各自返回本職,以確保地方政務的正常運轉。
丁丑日,李存勖任命前幽州節度使、內外蕃漢馬步總管、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李存審為宣武軍節度使,其餘職位如故。這一任命體現了李存勖對李存審的信任和重用,也加強了宣武軍地區的軍事力量。
己卯日,是李存勖冊封皇后的日子。他在文明殿冊封魏國夫人劉氏為皇后,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李存勖對劉氏的寵愛和尊重,也彰顯了後唐王朝的尊貴和威嚴。
庚辰日,李存勖賜予霍彥威姓氏,改名為紹真。這一舉措可能是為了表彰霍彥威的功勳和貢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