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第2/3頁)
張大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腿,情知不妙,雙手齊向雞巴前方格擋,孰知萬籟聲這&ldo;通天炮捶&rdo;乃是險中作勢,全無規矩佈局,竟直奔歐陽秋面門而來‐‐須知這也是萬籟聲自己始料所未及的。一拳擊至,正打在對手的下巴上。歐陽秋一個虎背熊腰的大個子登時便有如飄花敗絮的一般,凌空飛出七八尺遠,同他一齊脫底上天的還有三枚大牙。圍觀的萬千好事者齊聲爆出一記鬧彩,都道這文質彬彬的少年是贏定了。
不錯。萬籟聲是勝了這一場,可恁誰也不曾料到:他這一舉沒落在正點上,武行裡稱這叫&ldo;詐胡拳&rdo;,傷人又傷己。他這一&ldo;通天炮捶&rdo;若是打在人下巴骨上,可稱達陣。但是兩人使的俱是險招,將錯偏就錯,舉眼落在犬牙尖上,即令隔著張臉皮,仍不免落了個&ldo;陷傷&rdo;。萬籟聲骨肉未見挫裂,一根嫩筋卻几几乎崩斷。即此便不再能賡續賽事,斷送了他揚名立萬的契機。這一年的考較結果,萬籟聲僅得中等獎,與另外八十一人不分名次同列,更在十五名特優與二十七名優等武士之後。以他年少資穎、心高氣傲的秉賦性情而言,臨此重挫,簡直神喪氣沮之極。於是攜徒北返,再也不預聞什麼&ldo;發揚傳統中華武技&rdo;之類的大活動;從此遠走石家莊外,自耕幾畦菜圃、數畝糧田,開個小小武館,純屬消閒弄趣而已。
至於萬得福,卻也因之而有了不同的際遇。便在民國十八年春某日,也就是武術考試之後八九個月辰光,萬籟聲見萬得福在場上演那套&ldo;六合通天拳&rdo;到通天炮捶這一式,忽然思及往事,不勝感慨,嘆口氣,道:&ldo;我看你畢竟還是一心習武,這叫不知天高地厚、時差運轉。&rdo;萬得福不解其意,自然要當面請益。他這叔祖兼師父一陣亂搖頭,道:&ldo;武藝再高,高不過天;資質再厚,厚不過地。人力終究敵不過時運消磨。爭什麼?鬥什麼?你若專心致志學習武術,我也不好挫你的銳氣。可我自己已無心於此,留你在身邊,反倒耽誤了你的前程。這麼辦罷‐‐我薦你個去處。&rdo;
當天萬籟聲便修書一封,親手交付萬得福;另外齎發他一百大洋錢和冬夏衣物、被席、箱籠齊備,以及《自然六合門總拳譜》,著他南下去至上海,投一個宗親為倚靠。這宗親姓萬名硯方,字正玄,別號竹影釣叟,正是日後人稱萬老爺子的便是。
萬得福雖說是萬籟聲的徒弟,又是侄孫,可這是名分、輩分上的關係,實則兩人年齡相去不過六歲,情同手足。經萬籟聲這一薦,迢遞千里,從此參商難逢,不禁悲從中來,當下膝頭一軟,跪倒在地,放聲嚎啕了。萬籟聲見他這一跪一哭,真情流露,卻也知道這徒兒向武習藝之心別無旁騖,於是攙扶起來,道:&ldo;我也是一時頓挫,不意悟了個遁世逃爭的門道,也誤了個鑽研窮究的機心。看你用志不紛,乃凝於神,日後或許能有大成。這樣罷,我且傳你一部身形步法。這是我從那一趟打擂回來之後琢磨出來的功架,能不能發揚光大,就全在乎你個人修為了。&rdo;
這一招也是從&ldo;六合判官筆&rdo;中衍出,在第二十二式&ldo;妙寫黃庭&rdo;和第二十四式&ldo;點石成金&rdo;之間。原先的第二十三式叫&ldo;側馬揮毫&rdo;,是急攻之勢,仍是將上一式縮滑劈出的右腿弓出,但是比原先的&ldo;側馬揮毫&rdo;多了個擰腰旋勁的關節‐‐妙的是,這關節正是當初擂臺上歐陽秋所運用的螳螂拳坐盤式的變化。換言之,秋去春來這忽忽九個月間,萬籟聲念茲在茲、揮之不去的仍是臨陣打出&ldo;詐胡拳&rdo;的那一交接之間,竟因此而將對手的一記殺招轉變成自己的一個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