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第1/2頁)
李松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倒是他走後,聽了匯報的術士眉頭皺起,心裡盤算著這次動手腳的會是誰?不是警告他們年底了要小心些麼?動手腳就算了,連首尾都不肯做的漂亮些,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第1章 許可權(三)
巳時剛過, 一隊安北軍出現在了聖壇附近,打頭的正是同李流光有些日子沒見的安公。緊隨其後的是各式各樣的牛馬車, 趕車的車夫裹緊外袍, 衝著遠處可見的飛空艇,露出了敬畏混雜著喜悅的神色。
看到飛空艇,安公臉上也不自覺露出了笑意。他虛虛抽了一下坐騎, 催促著身下坐騎加快速度,好儘快見到小郎君。
前些日子長史杜謙到了霍林河,雲中城不能無人主持,安公便來了這裡。算起來,安公自上次同李流光一起離開雲中城後, 一直在圖彌渡處和霍林河兩地奔波, 已有幾月時光沒再回雲中城。過去他無論走多久, 這裡都好似無甚變化。但這一次回來, 安公很快發現雲中城似乎處處都不一樣了。
比起過去冬日的蕭條、冷寂, 今年的雲中城尤為熱鬧。人人好似不畏寒冷, 早出晚歸或討生計或訪親串門或閒逛市集, 時不時還有小郎君小娘子在街上帶來一串歡聲笑語。
石炭、玻璃、鏡子這些新鮮事物也出現在了雲中城。
其中玻璃、鏡子多被富貴人家收藏, 街頭巷尾不過多些閒聊話題。石炭卻是實實在在地進入每家每戶, 不分貴賤,獲得了全城上至貴人下至百姓的一致讚譽。
冬日苦寒,燒一點石炭,全家擠在一起暖意洋洋,既能取暖又不耽誤燒水做飯。靠著霍林河開採的便宜又好燒的大量石炭, 雲中城至今沒有凍死一人,包括尚且留在城外帳篷中的難民。
說到難民,安公又在心底贊了小郎君一聲。若無小郎君,這些流落安北的難民不知要饑寒交迫,凍餓死多少人。如今有小郎君在,這些難民只要肯去霍林河賣一把力氣,賺的錢足夠他們養家餬口,還能攢點存著。有著霍林河分流難民,雲中城剩下的難民越來越少,壓力大減不說,霍林河賺了錢的人還紛紛託人將錢帶回雲中城,養活留在這邊的親人,又促進了雲中城的繁華。
兩地如今交流頻繁,形成一條新的商路,帶動著路兩邊的牧民也跟著賺錢不少。整個草原一改冬日的荒無人煙,好似活過來一般,日日生機勃勃。
想到這裡,安公臉上的笑意加深,落在兩側的安北軍身上,見他們一個個神情激動,不由失笑搖頭。
若說受小郎君恩惠最多的,難民算一個,安北軍算一個。
難民使用石炭,尚需要花錢採買,安北軍卻是按人頭補給,不知有多少安北軍的家人受惠省下採買錢。口糧也是如此。過去安北缺糧,郭鳳虜又要養活大量人口,只能儉省安北軍的口糧補給其他人。今年安北靠著小郎君賺了不少錢,這些錢都被用來採買了糧食。截至目前安北軍口糧俱都足額發放,時不時還要給點福利,一個個可謂是暖衣飽食,再無過去面黃肌瘦的可憐模樣。
這幾日眼看安北有再次斷糧的風險,他心中還埋怨杜謙不知儉省。哪知小郎君早有準備,甚至借了術士的飛空艇運來了糧食。
想起早起聽聞有術士自天上而來的擔憂,結果卻是小郎君送糧來時的心情轉變,安公不由暢意地大笑出聲。
笑聲中,他身手矯健地跳下馬,絲毫不亞於身邊年輕的安北軍。「小郎君在何處?」安公衝著迎上來的安北軍問。
「小郎君在聖壇內。」
「其他人呢?」
安公奇怪地看了一圈,注意到駐守在聖壇門口的安北軍只有寥寥幾人,大部分都看不到人影。不待對方回答,安公突然目光一凝,大步朝著聖壇入口處走去。
「這是……」
聖壇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