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小西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八十年代的蘇北農村,只要錯過農忙那幾天,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唱戲的。
小西貝從小就經常跟著大人一起到處去看戲。在自己住的平安村看過,姥姥家住的陳村也看過。
在小西貝的家鄉,唱得最多的戲有河南豫劇,京劇,還有梆子戲。
那時小西貝還很小,不懂那麼多,只知道有成群結隊的人,陸陸續續地朝一個方向湧。有的早早吃過飯搬個小板凳及早在前邊空地上佔個地方,有的手裡拿個饅頭啃著就去了。有揹著小孩子的,有一手拎一個大孩子的,還有扶著老人慢慢走著的。也有頭上扎著紗巾的姑娘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嘰嘰喳喳一路說笑的。年齡稍大點的男孩子會爬到牆頭上,高高地坐著。就連樹上也偶爾會結一兩個人。
這天小西貝聽說奶奶經常去趕集的鄰村那個菜市場旁邊搭戲臺子了,這幾天大人們天天去看戲。
“真的嗎?太好了!我最喜歡看大花臉了……”小西貝興奮地跳起來。腦海裡馬上浮現出一個個臉譜和淨旦醜之類的形象來。有的在戲臺上翻跟頭,有的踱著小碎步,有的聲音高亢嘹亮,有的情緒激動似在哭泣……
小西貝也沒和家裡人說一聲,心裡想著去看戲馬上就付諸行動。自己一個人就出了門往村後小路走去。
村後有一大塊麥地。陽春三月,麥苗長得蓬勃茂盛,那翠色慾流的葉片映著陽光隨風輕輕擺動,清新的草香撲面而來,麥地裡夾雜著一些乳白的薺菜花和少許淺黃的米蒿花。白色的小蝴蝶成雙成對地跳著舞,嗡嗡的小蜜蜂在給它們伴奏。
大塊長方形的麥地裡從村後一直到遠端有一條斜斜的羊腸小道,那是平時趕集的人們嫌遠不想走大路踩出來的一條小路。
小西貝順著這條麥田小道一直往東北方向走,一路上空氣清新環境宜人,心情格外舒暢。“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千針萬線可都是她們連吶,啊啊啊啊啊啊啊~……”小西貝不由自主唱起了戲曲。這首戲曲小夥伴們個個都會唱。
走著走著,眼看到了麥地的盡頭,再往前就是通往集市的大路了。小西貝來到大路上,記得媽媽說過走路要走右邊,小西貝看路上沒有腳踏車,快走了幾步到了大路右邊,然後直往北走。“不知現在戲開始了沒有,我得走快點,晚了萬一唱完了,就看不到唱戲了。”小西貝心裡這麼想著,同時加快了腳步。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個稍微躬腰的老頭,後背著雙手,不緊不慢地走著。“咦,那不是小敏的老爺爺嗎?”老爺爺,就是曾祖父,在小西貝的家鄉話中,都是喊老爺爺,曾祖母要喊作老奶奶。
“老爺爺,老爺爺……”
“哎……,這不是小西貝嗎?你自己來的?你幹啥去乖乖?”
“老爺爺,聽說咱趕集的市場上有唱戲的,是真的不?”
“那還有假?我這不也是去聽戲的?”
“老爺爺,你能帶我去不?那戲臺子門口有要票的嗎?我想跟著你一起進去。”
“好,老爺爺帶你一起去……你見小敏了嗎?今天你沒和小敏玩?”
“沒有,我聽說有唱戲的沒來及喊人就自己來了,我怕唱完嘍看不上戲啦……”
很快到了搭戲臺子的門口,果然有兩個人站在那裡要票。老爺爺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票,小孩子不要票,但是一個小孩子單獨去是不讓進的。小西貝緊緊跟著小敏的老爺爺,儘管不是自己的親老爺爺,那也是一個村的,他也同意帶著她一起進去。看大門的人不問那麼多,只要是有大人帶著的小孩都讓進。為了能順利進場,小西貝用一隻手攥緊老爺爺的衣角,隨著人群往裡走。
終於到了戲臺前面,老爺爺在一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