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夕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課業溫習了一遍,便匆匆來尋小兒子,不料他的乖寶已經會周公去了,他想抱又怕把孩子吵醒,只得借著月色,望著兒子安睡的臉解解饞。
安氏見丈夫犯傻,便取笑道:&ldo;還好阿錦睡下了,若是醒著,只怕要被老爺嚇哭了。&rdo;
葉丞相捏了捏兒子的小手掌,道:&ldo;我們阿錦膽大著吶,除了出生那會,竟是沒見他哭過。&rdo;
安氏想了想,道:&ldo;說得也是,暉兒幼時也不愛哭鬧,就算要哭也是躲起來,不讓外人看到的,這兩兄弟都是倔脾氣,許是隨了老爺的性子。&rdo;
&ldo;……&rdo;
葉丞相回想自己五六歲時,曾被一隻小狗崽嚇得嚎啕大哭,至今還被幾位堂兄取笑,識趣地閉上了嘴。
安氏揉了揉葉重錦頭上的小捲毛,笑道:&ldo;雖然在脾性上像老爺多一些,但是外貌卻是隨著妾身的,尤其阿錦的頭髮,與妾身幼時一樣,怎麼也捋不直,誰知年紀稍大一些,竟是自己變成直的了。&rdo;
葉巖柏甚是驚奇:&ldo;還有這樣的事。&rdo;
安氏道:&ldo;若非上次回安家,聽母親提起這件事,妾身也忘了自個兒幼時是捲髮,還奇怪一家子直發,怎麼就出了阿錦這個小叛徒呢。&rdo;
葉巖柏微微一愣,道:&ldo;我倒是忘了,前幾日岳母派人請夫人回去,可是有要緊的事吩咐。&rdo;
安氏猶豫片刻,道:&ldo;母親的意思是,中秋將至,不如兩家人吃個團圓飯……&rdo;見葉巖柏面露為難,她忙道:&ldo;若是不方便,也不必強求的。妾身能進葉家門已是心懷感恩,不敢奢望太多。&rdo;
葉巖柏握住她的手,滿面的愧疚:&ldo;夫人,這些年委屈你了,其實父親對夫人是極滿意的,只是被往事遮住了雙目,一時放不下,再給他一些時間可好。&rdo;
安氏溫婉一笑,頷首道:&ldo;妾身明白的。&rdo;
葉氏乃當世儒學大族,在前朝時便極有名望,門下學生遍佈天下。先帝即位後,不惜一切代價拉攏葉家,可惜葉氏族人心氣極高,不肯出仕。葉老太爺當年欠了先帝莫大的恩情,不得已才入了官場,不過短短十幾年間,這一支已然官至丞相,可見龍恩浩蕩。
至於欠下的這恩情,便與安氏所在的安家有關。
安氏一族亦是名門,卻遠沒有葉氏那樣好的名聲,安太師是前朝臣子,後見朝廷腐朽,便主動向先帝投誠,得以保住一族的風光,但其族人不爭氣,新皇登基後,他們非但不收斂往日的作風,更是在酒樓裡打死了一個趕考的秀才。
若是普通的百姓倒也好處理,偏這個秀才不是旁人,正是世稱弘文先生的葉老太爺的得意門生。
愛徒死於非命,葉老太爺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帶著一紙陳情書,從津州千里迢迢進京告御狀,卻被安太師的爪牙百般阻撓,險些在途中喪命,後被先帝的人救下,並嚴懲了安太師一系。
為作答謝,葉老太爺答應給太子做幾年太傅,太子時年三十有二,哪裡用得著教書先生,不過掛個名而已。
後來太子登基,便是如今的慶宗皇帝,他時常對人說,自己是弘文先生的嫡傳弟子,有著這一層關係,天下文人學子便對朝廷多了一分敬畏。
卻說那安家被皇帝貶謫,十多年沒有爬起來,如今只是普通的三品京官,安氏便是安太師的嫡親孫女,如今安太師亡故久矣,但葉老太爺對安家人仍是痛恨不已,連帶著對兒媳婦也沒什麼好臉色。
思及往事,安氏只能感慨天意弄人,那年的京城丹青盛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