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663710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角色:

-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

- 劉伯溫:朱元璋的謀士,足智多謀

- 蘇琦:鄭州知州

- 程昭:新任工部侍郎兼侍儀使

- 秦文繹:新任戶部郎中

- 鄭氏:衢州府徐思誠妻

- 劉氏:溫州府王守中妻

第一幕:早朝議事

時間:洪武三年三月庚寅朔

地點:皇宮大殿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威嚴地掃視著群臣):眾愛卿,今日早朝,有何事要奏?

吏部尚書(出列,躬身行禮):陛下,臣啟奏,今有官員任命之事。臣等商議,程昭為人穩重,精通工程與禮儀之事,可任命為工部侍郎兼侍儀使;秦文繹熟稔錢糧事務,可任戶部郎中。請陛下定奪。

朱元璋(微微點頭):准奏。程昭、秦文繹聽旨,朕命程昭為工部侍郎兼侍儀使,秦文繹為戶部郎中,望你們二人盡心職守,為我大明江山效力。

程昭、秦文繹(一同出列,跪地叩拜):臣等謝陛下隆恩,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元璋:還有何事?

戶部尚書(出列):陛下,應天、徽州等十六府州以及河南、北平、山東三省,在戰爭中為我大明貢獻巨大,如今百姓生活困苦。臣以為,可減免這些地區的稅糧,以讓百姓休養生息。

朱元璋(沉思片刻):愛卿所言極是。朕深知百姓之苦,傳朕旨意,減免應天、徽州等十六府州以及河南、北平、山東三省的稅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

第二幕:君臣議政

時間:早朝後

地點:御書房

朱元璋(看著地圖,皺眉):劉愛卿,如今我大明初立,邊疆不穩,內地也需發展,你有何良策?

劉伯溫(手撫鬍鬚):陛下,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穩定民生。如鄭州知州蘇琦所提屯田積粟、招撫流民墾荒之策,可在全國推行,如此既能增加糧食產量,又能安置流民,穩定社會。

朱元璋:嗯,蘇琦此策確實不錯。朕已下令讓眾臣參酌施行。只是邊疆防禦,也不可疏忽。

劉伯溫:陛下聖明。蘇琦還提出在西北邊疆屯田積粟、選拔重臣鎮守要害,此計甚好,可增強邊防力量,減少內地供給壓力。

朱元璋:好,就依此計。著兵部儘快選拔合適將領,前往西北邊疆鎮守。

第三幕:地方陳情

時間:午後

地點:衢州府

鄭氏(跪在縣衙大堂):大人,民婦鄭氏,是衢州府徐思誠之妻。自丈夫離世,民婦守節至今,未曾有過二心。今聞朝廷有旌表貞節之事,望大人為我做主。

縣令(點頭):鄭氏,你守節之事,本縣早有耳聞。今日本縣就將你的事蹟上報朝廷,若屬實,朝廷定會表彰。

與此同時,溫州府

劉氏(對官府差役哭訴):官爺,我丈夫王守中去世多年,我獨自撫養子女,堅守貞節,從未改嫁。求官爺將我的事告知朝廷,讓我能得到表彰。

差役:你且放心,我等定會將你的事如實上報。

第四幕:太廟祭祀

時間:清明節

地點:太廟

朱元璋(身著祭服,神情莊重):眾卿,今日乃清明節,朕等來太廟祭祀,以緬懷祖先和開國功臣。常遇春將軍為我大明立下赫赫戰功,今增常遇春將軍一位陪享太廟,以慰其在天之靈。

群臣(一同跪地):陛下聖明,常將軍英靈有知,定當欣慰。

朱元璋(看著太廟牌位,感慨萬千):想當年,朕與諸將並肩作戰,出生入死,才有了今日之大明江山。常將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三國曹髦滅晉興魏

三國曹髦滅晉興魏

天門客
關於三國曹髦滅晉興魏: 三國曆史波瀾壯闊,曹魏總會讓人覺得意難平。曹髦驅車死南闕,這位集勇武與智慧於一身的君主,留給後人很多遐想,看本書曹髦如何帶領曹魏走向輝煌
歷史 連載 1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