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邊工作 一邊學習 第八節 隨筆(續3) (第1/2頁)
山果果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90年正月初三,五明、曉萍帶著孩子佳佳一家人在這天上午啟程回瀘州。五明是想把佳佳帶去見一見外面的世界,見一見五明老家的親人們,佳佳這孩子見識少,愛哭,五明想讓孩子長長見識。
在去一村三岔路口乘車的路上,五明見到了張老師,就是教五明幼兒班的張老師,看上去她蒼老了許多。背稍有點駝,臉上的皺紋多了,面板也覺得黃了一些。她看著我們臉上帶著微笑,給人慈祥的感覺,她已是七旬的人啦,頭髮已經花白了 張老師是五明兄弟三人幼兒班的的老師。是五明的啟蒙老師,好像比五明父親大幾歲。
五明一家登上了一輛福集運輸社開往瀘州的大客車。這是每站都停的車,真是把時間都延長了,曉萍在車上又暈車,在車上又遇上了一個要挨緊擠座的人,叫人不得安心。紛紛揚揚的小雨下起來了,汽車行至安寧場的時候車又壞了,是一個輪胎憋了氣,這樣全部的人都下來,司機售票員忙於修車根本不退票。最後叫坐了一輛車去瀘州方向的車,把大家往車裡塞。這樣塞了兩個車,總算把人塞光了,到了瀘州已是中午時分了,五明一家就在小市吃了點東西,吃的是豆花飯,這時五明一家又乘上瀘州到高壩的公交車,到家見到了五明父親,五明父親的身體還是健康的,只是眼睛看東西有點模糊,檢查說是有輕微白內障了,五明父親退休後,又在瀘州小市瀘縣老年大學做管理工作,這次回去見到了土主老家的明才,明彬他們是專門來通知五明父親回土主的,說是有一位原來父親的小學的同學,解放前去了臺灣,現在回來啦,似乎是腰纏萬貫,號召原來的父老鄉親,同鄉同學,親戚朋友們去和他見上一面。
五明一家在瀘州小住了幾天,又去德龍鋪三明哥哥家住了兩天,於初十回到隆昌山川機械廠。
在春天陽光的亮色裡,在微風的清幽裡,在花開的芳菲裡,心無旁騖地,安守時光,優雅前行,活成最好的自己。喜歡,偶爾讓時光慢下來,手中一杯茶,清清淡淡,心中一首歌,千迴百轉,於文字中尋一份感悟,讓心靈安暖。期待,老去的那一天可以放下忙碌,只守著一方庭院,種半畝花草,半畝田,寫一段文字,寫半點思緒,半點閒,如此,便也是這一世的安暖。我願這樣老,老得如茶香,靜坐而白雲滿碗。老得如詩行,薄語而亦素亦美。老得似花開,緩慢而枝上生香。
今天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聽著優美舒緩的音樂,此時此刻的我已經很淡定從容。聽音樂,是一種感情的投入,是一種心靈上的解壓!有人說,不懂音樂的人,是沒有品味的人,那麼不喜歡聽音樂的人,就是不解風情之人,其實,人愛上的不是音樂,而是聽到一首音樂的瞬間,將心事一點點的融入其中,融入的不僅是聲音,而是、一點開心、一點回憶,一點衷愁、一些思念和一些無法對別人訴說的故事。把愉快和煩惱的事情融入音樂裡。所念之人皆安好,所想之事皆如願。
1990年3月11日,今天五明看了電視劇《悲慄情》,十集電視連續劇《悲慄情》。描寫了北京郊區某一山區的一個小村發生的悲劇故事,該劇採取對比手法,把新老故事穿插描寫。以老主人翁譚金鳳和智通和尚的愛情,與年輕的達子和侯櫻子的愛情悲劇為兩條主線,兩個時期的愛情兩種不同的生活結局,讓人感到人們思想觀念在發生變化。電視劇的主題歌歌詞寫道:“立交橋,古城牆,摩天大樓,矮土房”似乎已告訴了人們新舊思想的交替。
智通和尚與譚金鳳年輕時自幼相愛,留下了一個兒子,但是當時封建思想的禁錮,迫使他們雖然相處在同一個村裡,但不能來往,就這樣默默的相處了幾十年,直到譚金鳳的去世。
侯櫻子是一個飽受生活折磨的女性。被下放到達子的村裡,當時侯櫻子的父親被打成了現行反革命,母親又身患胃病,由於無錢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