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業的四大基礎原料是什麼?石油,橡膠,鋼鐵,煤炭。
燕東這座東北城市很幸運,不僅工業基礎原料的其中兩樣,並且儲量都極其豐沛,這就決定了城市因此而興。然而在小時候的,我可不懂那些。我只知道,飄浮在空中的,是有點嗆人的味道;如果穿白色的衣服,一天下來領子和褲腳就會發灰;冬天落在地上的雪,幾天後上面就會覆蓋上一層炭黑色。
印象裡,燕東這座市郊的煙囪永遠冒著煙的城市總是很髒。九十年代初的燕東市髒到什麼程度呢?譬如其他地方的人去異鄉,為了防止水土不服,會帶一點故鄉的土,兌著水喝下去。而絕對不會有燕東人這麼做。倘若兌水喝了燕東的土,搞不好就要把自己撂在那裡了——天知道這裡面有多少超標的重金屬和各種汙染物質。
小時候的我一直在納悶,如此空氣汙染嚴重的城市,市政府招待所卻幾乎天天滿房,到底什麼人非要來這裡呀?這麼髒的城市,我恨不得天天都想逃走!
在燕東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去年開年就來燕鋼和水泥廠等地巡查的環委會,回到北京之後就開始密集評估和討論燕東市的環境汙染程度及治理措施。當環委會的評估報告被上呈到國務院的時候,國務院和市領導都意識到,燕東的環境治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
終於,在1991年的秋天,一個由國務院環委會牽頭組織的《燕東汙染治理現場辦公會》在招待所大會議廳召開。在那場會議上,燕東市短、中、長期治理汙染的計劃和規劃被透過,其中未來兩年內涉及的36個重點治理專案中,有28個主要集中在燕東鋼鐵的各個下屬分廠分公司。
彭秋,就是在那次會議後不久成為了招待所的長包房住客。
彭秋那時二十多歲,武漢人,平日喜歡扎一根清爽的馬尾辮,小臉盤大眼睛,戴金絲眼鏡,看起來不過像個還未進入社會的女大學生。雖然長得像個不諳世事的女大學生,彭秋卻是我所在市政府招待所裡面見過的所有女性中,面容最睿智卻最清冷的那一個。很多年後,當我只能在新聞上看到彭秋的時候,總是會想起小的時候她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小美璟,你要明白,這個世界荒蕪而飽滿,荒謬而有趣。”
我用了很多年才稍微能夠理解這句彷彿哲學家才能說出來的話,而彭秋用自己的整個青春親自證明了這句話。
1991年,彭秋的長包房開在主樓,302房,視野極佳,可以直接看到燕東火車站和它前面的花公園。
彭秋在招待所的一切費用由燕鋼報銷。劃賬,同居住在此的其他燕鋼出差人員一樣,每個月會有燕鋼財務部的一個人來招待所前臺核對賬單和結款。
301房幾乎也被闢為了長包房,這個長包房的主人將是陳閔明。上次離開燕東前,馮雁答應他,等再回來就幫他把長包房從後樓調到前樓。雖然馮雁動用自己最大的職權,也只能給他調到走廊盡頭的尾房,但這裡房間更大,事業更好,且不用加錢。陳閔明開心得不得了,答應一定給馮雁從廣州帶回一個時髦的皮包。
從1989年第一次來燕東推銷五金件算起,陳閔明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已經做起了不大不小的一攤小商品生意。每年幾次,他往來於南方和燕東,倒騰毛巾、襯衫、人造革皮鞋、小型收音機和播放磁帶的錄音機……每次他帶到燕東來的東西都不一樣,但每一次他都能賣得一件不剩。沒人知道他這些貨品的來路是哪裡,不過大部分貨物,又都可以在他註冊地為招待所的貿易公司走賬,一切手續合理合法。
***
轉眼到了冬天。
十二月底的一個傍晚,在燕鋼忙完一整天的彭秋回到招待所。她打算先回房間休息一會兒,換套輕薄休閒點的衣服,再去招待所的餐廳吃晚飯,這是彭秋被借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