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2/4頁)
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盟友,總督大人只要稍加支援,今後與廣東的貿易,便沒有任何人能夠搶奪。”
依蘇沙聽完,“神父真是與上帝最親近的人,謝謝您的指引,我想現在,我應該準備一下,去迎接尊貴的大明公爵了。”
柏應理見依蘇沙終於明白,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說這麼多,卻不是為了葡萄牙。他是比利時人,但如今屬於西班牙,但很快就可能又要屬於尼德蘭了,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他屬於上帝。
他之所以對依蘇沙說這麼多,自然是為了同王彥搭上關係,好利於耶穌會在廣東的發展,但除此之外,還因為尼德蘭支援新教,而被西班牙聯統下的葡萄牙支援天主教。
新教與天主教已經在歐陸上大戰了將近三十年,而以最近的局勢來看,西班牙已經逐漸不支,所以耶穌會是絕對不願意,看著支援新教的尼德蘭,在遠東過於強大。
第169章至澳門王彥購炮
明代前期,火器領先世界,但到正統年間逐漸落後於西方,萬曆時大明在南海之上,先後與葡萄牙、荷蘭交手,隨知西夷火器厲害,但明朝沒有向晚清一般,對西夷的先進視而不見,等到一揍再揍,才反應過來,而是朝野之間立馬警惕,諸如《賀福建南大中丞平紅夷書》、《廣州府志》、《明史,和蘭傳》、《籌海圖編》中先後對西夷火器進行描繪,朝廷也立馬加以重視。
萬曆後期,朝廷先是命閩、粵之地,將繳獲的西夷火器運往京師,而後又從廣東沿海的英國沉船上,撈起二十多門火炮,經過試用,發現比之前傳入的佛郎機更好,威力更大,朝廷隨命名為“紅夷大炮”,而後在大臣徐光啟的主持下,開始向澳門的葡萄牙人購炮,並僱傭葡萄牙人訓練炮手。
朝廷也立馬開始仿製西夷火炮,而隨著西學東漸,《幾何原理》等著作得到譯註,大明在火炮鍛造上,統規上都做了相當大的改進。
時人便曾言,“借幾何之術者,唯兵法一家,國之大事,安危之本,所須此道尤最亟焉!”大臣李之藻,在天啟元年,所上《為制勝務須西統,乞赦速取疏》中,說西夷放炮者皆“明理試算”,讓大明也要對炮手,進行教導。
大明的火器,從洪武年間的領先世界,到正統之後的逐漸落後,又到萬曆以後的奮起直追,最後在料羅灣大敗荷蘭人。
從火器這件事上,我們發現明清兩朝的巨大差異,問題從來不是有沒有落後,而是發覺自己落後之後的反應。
明朝與西方只是在南海稍微一接觸就立馬開始仿製弗朗機、紅夷炮,而反觀韃清在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後,都沒有驚醒,反而是地方上的漢人督撫,發出圖強的聲音,興起洋務運動,最後還因為滿人拖後退,而告失敗。
正是這種對待先進文明的態度截然相反,最後導致近代中國的落後捱打。
大明與清,都視腳下的土地為天下,但清是故步自封的自大,而明則是自信,因為他有海納百川、相容幷包的胸襟和虛心求教、奮起直追的態度,這是和清的重大區別。
“轟隆隆”的炮聲響起,在海面上炸起數丈高的水柱。
海岸邊,獵獵作響的旌旗下,王彥與眾人駐足觀看。
這時他放下手中千里鏡,回頭對一旁的陳於階道:“瞻一覺得如何?”
“佛郎機人操炮上,確實只得下官學習。”陳於階聞語,抬手指著海面說道:“國公且看,佛朗機人,數炮齊發,但落點卻幾乎在一條線上,距離把握之精準,遠勝於下官也。”
“瞻一用炮,也是異常精準,但營中士卒卻是不行,數炮齊放,必然有遠有近,層次不齊。看來本督除了購炮之外,還需禮聘幾名佛朗機教習才行!”王彥點了點頭,拿起千里鏡再觀。
“國公,除此之外,下官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