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聞聯播 (第2/2頁)
潛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終也不過總結為一聲嘆息和幾個菸圈。
眼看父親不再阻攔,陳閔明已經想好了,第二天就去學校退學,然後想辦法進城,琢磨琢磨賺錢的門道。在那之後,他很快自己跑去學校辦理了退學,又跑到村裡的五金廠,跟與自己有族親關係的廠長求情,才免費佘出了一堆樣品。隨後,陳閔明拿著父親跟鄉親們借到的路費,就馬不停蹄地在臘月踏上了北上的火車。
***
而現在,陳閔明下定決心要紮根燕東做生意之後,他開始第一次對自己未來要做的買賣進行了全盤的計劃。
首先,是要做什麼商品?
陳閔明素來喜歡看新聞聯播以便學習國家新出來的政策及瞭解國家都發生了什麼事,但那些宏觀的新聞無法直接對陳閔明正在思考的問題給出答案。年輕且學歷不高的陳閔明也不懂得去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他選擇的方式,是去找剛剛認識的方真真和馮雁詢問。
方真真說:“鍋碗瓢盆這些家裡本來就不缺,更不會常買,但衣服、鞋子、包包這些趕時髦的東西,每一年流行的都不同,是肯定需要不時買些新的。只是無論在聯營商廈還是市裡其他國營商店裡所售賣的樣式,都十分單一且土裡土氣的,我一般就定期去瀋陽用外匯券的友誼商店逛一逛,或者買了料子自己照著雜誌裁剪來做。”
馮雁則說:“衣服鞋子那些我也想趕時髦,但口袋裡的工資有限,我一般就多買些絲巾和襪子來讓自己有限的衣服搭配出不同的風格。包包我也買,但能遇到那種廣州產的時興的款式的機會不多。”
陳閔明根據她們提供的資訊想了想,我要倒騰衣服鞋帽的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我沒有啟動資金,只能從最便宜的貨品開始著手,襪子、絲巾、帽子......這些貨品的成本都不高,適合我入手做起。
其次,是從哪裡找貨源?
陳閔明在出門前,就知道距離自己老家福清不遠的晉江及莆田盛產旅遊鞋和運動服;而襪子,他之前似乎隱約聽去瀋陽做買賣的老鄉林榕盛提及過,要去浙江的諸暨;至於絲巾帽子,這種廠子遍佈東南沿海各地,似乎並不難找。陳閔明打算回頭先從自己的老家附近開始找貨源,這樣在老家的父親和弟弟也能幫忙採購和寄貨。
最後,最重要的,這些貨要怎麼賣?
陳閔明考慮到自己手裡根本沒有什麼做生意的本錢,租個鋪面售賣幾乎是天方夜譚了。但這兩天同各個五金店老闆的交涉,讓他發覺自己的口才和銷售能力還真不錯,那他不如就當個倒爺,把貨從南方批發來,再售賣給這邊的店鋪老闆們,這樣自己不僅無形中可以省下一大塊鋪面的成本,自己的生意規模還可以隨著發掘越來越多有需求的店鋪而迅速擴大。
想到這,陳閔明盤算著,要在過年前趕回南方了,他還有太多的事要做!他很快還清了方真真替他墊付的住宿費,又在一洞橋批發市場採購了些人身樣品,就擠上了年前根本買不到座位的南下列車。
世界上很多偉大的事業,往往有著如此微不可察的開端。1989年,“企業家”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辭海》中;而此時的陳閔明距離這個詞,尚有千萬裡遙遠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