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快。
明軍這邊便收到了訊息,急急出來檢視。
吳三桂,盧象升等人也急急找到了陳雲開這邊,期待陳雲開給出答案。
陳雲開此時也有些不可言說的沉默!
他雖早就猜到了,雙方在此時崇禎九年這個節點上,是不可能真正分出勝負的。
但此時真看到韃子這般從容的退兵,陳雲開心中還是有點氣的!
不過。
正如陳雲開預料的一般。
他們明軍主力這等進逼,算是提前鎖定了這二十大幾萬人口,和剩下的殘留物資。
某種程度上,已經足夠跟各方交代了。
即便是有諸多遺憾,也只能是先等下次了!
否則。
一旦追擊失利,他陳雲開受點損失倒沒事,卻就怕這大明朝遭不住……
客觀看待明末這段歷史,很多東西,言語真的無法言說,只能是看個人悟性的。
帝師孫承宗,後世也有那麼大的名氣,可他真有本事嗎?
遼西和關寧一直尾大不掉,吃掉大明九成糧餉,是誰的手筆?
直接造成松錦決戰,倉促迎戰,又是誰政略的延續?
跑跑哥是誰用弓弦勒死的?
又是誰把吳三桂他們提起來的?
遼陽,瀋陽,包括更核心的廣寧,朵顏,又是在誰的風頭正勁時丟的?
你不能因為他最後是戰死的,就認為他是忠烈,他沒有責任吧?
就如後世那句玩笑話:
‘你爺爺一個失誤,我爺爺就吃不上飯了。’
反之。
真正提出最可行的‘據關內而守’的王在晉,只是因為這政治不正確,直接一棍子給幹到南京,再沒有出頭機會。
只能說。
很多東西的魔幻性就在這裡,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個真敢說,一個真敢信……
就如同某野史中記載:
‘崇禎皇帝私下說,李世民和趙匡胤,都是中庸之輩,沒甚才華……’
想來重用孫承宗、袁崇煥這種好大喜功的無用書生,殺掉九千歲魏忠賢、廢了東廠和錦衣衛的,才是有才華的了?
想著。
陳雲開也有些失神,但很快又恢復清明,嘆息道:
“長伯,你要覺得不爽,可以派兵追擊一下試試!但我是不想追了,也沒法保證你能有多少斬獲和損失!”
“額?”
吳三桂頓時瞪大眼睛。
:()策馬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