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水鄉藥韻:荸薺的故事 (第1/2頁)
承道小寫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江南的一片廣袤水鄉,有一個名為桃源村的地方。這裡河網交錯,湖泊星羅棋佈,每到春夏,碧水悠悠,波光粼粼,岸邊垂柳依依,與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村子裡的人們世代依水而居,生活雖不富裕,卻充滿著寧靜與祥和。
村裡有個叫水生的少年,自幼便與水為伴。他的父母都是勤勞樸實的農民,除了種植一些常見的農作物,還會在自家的水塘裡種植各種水生植物,其中就有荸薺。荸薺,在這片水鄉,是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可在水生眼中,它卻有著獨特的魅力。
荸薺的植株並不高大,從水面上露出修長的管狀莖,筆直而翠綠,好似一根根纖細的玉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這些莖沒有分枝,光滑而有韌性,摸上去帶著些許涼意。到了開花時節,莖的頂端會抽出穗狀花序,花朵小巧玲瓏,淡綠色的花瓣簇擁在一起,散發著一種淡淡的、質樸的香氣。
當秋天的腳步悄然來臨,荸薺便在水下的淤泥中悄悄孕育著自己的果實。這些果實呈扁圓形,就像一個個小巧的馬蹄,所以荸薺也被稱為馬蹄。它的表皮紫黑色,泛著一層淡淡的光澤,彷彿是被歲月精心打磨過一般。輕輕剝開外皮,便能看到裡面潔白如玉的果肉,晶瑩剔透,鮮嫩多汁,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瞬間在口中四溢,那股清甜爽脆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
在水鄉人的認知裡,荸薺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材,更是一味有著獨特藥性的草藥。它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解毒、化溼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在炎熱的夏日,若是有人因暑熱而感到口渴、咽乾,或是心煩氣躁,一碗用荸薺熬製的甜湯,便能迅速緩解這些不適。它就像大自然賜予水鄉人的天然涼茶,清爽而宜人。
荸薺的生長對環境有著特殊的要求。它喜愛溫暖溼潤的氣候,桃源村的水鄉環境簡直就是它的理想家園。充足的陽光是它茁壯成長的能量源泉,而那肥沃的淤泥,則是它紮根的溫床。每年春天,當水溫逐漸升高,村民們便會將荸薺的球莖小心翼翼地埋入淤泥之中。水生經常跟著父母參與這個過程,他記得那淤泥軟軟的,涼涼的,當手指觸碰到球莖,將其輕輕按入泥裡時,彷彿能感受到生命的種子正在被種下,心中滿是期待。
在生長期間,荸薺需要充足的水分,水塘裡的水始終保持著適宜的深度,滋養著這些可愛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荸薺的管狀莖不斷生長,向著天空伸展,彷彿在努力追尋著陽光。而在水下,它的根系也在淤泥中不斷蔓延,吸收著養分,為孕育果實積蓄著力量。
在桃源村,荸薺的藥用價值早已深入人心。村裡的老人們,對荸薺的藥用用途瞭如指掌。若是哪家孩子咳嗽有痰,老人們便會去水塘裡挖些荸薺,與雪梨、冰糖一起燉煮。這道荸薺雪梨湯,口感清甜,不僅孩子們愛喝,而且止咳化痰的效果極佳。荸薺與雪梨搭配,可謂是相得益彰。雪梨本身就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的作用,與荸薺一同食用,清熱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更強。一般來說,荸薺與雪梨的搭配比例為2:1,再加入適量的冰糖調味,既能中和荸薺和雪梨的些許青澀,又能增強潤肺的效果。
還有一次,水生的爺爺因為飲食不節,出現了消化不良、胃脘脹滿的症狀。父親連忙挖來荸薺,與山楂、麥芽一起熬煮成湯。山楂和麥芽都是消食化積的常用藥材,與荸薺搭配,能有效增強消化功能,緩解胃脘脹滿的不適。在這副藥方中,荸薺的用量相對較大,與山楂、麥芽的比例大概為3:1:1 ,以突出其消食除脹的作用。爺爺喝了幾劑這樣的湯後,症狀很快就得到了緩解。
然而,荸薺雖好,但也並非人人適用。村裡的郎中時常告誡大家,荸薺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水生就曾親眼見過鄰村的一個小孩,因為貪吃荸薺,結果第二天就出現了腹痛、腹瀉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