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當年,批判非寫實繪畫的標準用語,來自蘇聯,叫作「形式主義」。孫牧心吃了豹子膽,更進一步,居然勸諭老師玩「純抽象」。其實呢,追究六十年代語境,他的慫恿,實屬妄談:自一九四九年直到八十年代,國內沒人見過抽象畫,論「純抽象」,唯吳大羽初嘗,但吳先生的畫作,豈敢面世。
所以要點仍不在「純抽象」,而在木心是「上海人」。
我所謂「上海」,固然是指少年木心記憶中的淪陷期上海(他讀到張愛玲在孤島發表的頭一批小說),更是指一九四九到一九八二年,木心實實在在度過青壯年時代的那個上海。那時的上海角落,躲著林風眠、劉海粟、顏文樑、豐子愷、陳巨來、傅雷、邵洵美、陸小曼、施蟄存……孫牧心時屬舊上海精英的晚輩,「什麼也不是」,還有他那位膩友,狂士李夢熊。
這就是六十年代可注意的上海青年:他們的知識結構始於民國,止於「上午遊行」的五十年代,雖然無緣留洋,而當年的上海便是西洋文化的假想之地,以致木心由浦東的餛飩而念及波德萊爾……以下繼續接引《我們也曾有過青春》:
蘭心,法國小劇場氣氛
後排學生廉價票,請進
我們沒有晚禮服、望遠鏡
照樣衣履光鮮,黑白分明
整個夜晚空氣一派康乃馨
「蘭心」為殖民時代法國人所建的音樂廳,廳內兩側是法國式包廂,故有「晚禮服、望遠鏡」語,「蘭心」平時也放電影。據我父親回憶,自一九四九年上海易手到一九五一年韓戰爆發前,滬地影院照常播映好萊塢首輪電影,舞場也還開著……很快,「蘭心」易名為「上海藝術劇場」,放映《董存瑞》《地道戰》之類革命電影,「文革」後復名,今仍在錦江飯店對過。而在一九四六、一九四七年間,「衣履光鮮」的藝專小子混在這座劇院的後排:
我是小規模地博大精深
我們的流浪還只限於路角街心
一天接連看四場電影
不要泰山、出水芙蓉
只看卡薩布蘭卡、血淚孤星
進入「上午遊行」的年代,孫牧心蟄居浦東,教書餬口,內心藏著「十九世紀至尊」,日後被關押,便以他「小規模地博大精深」,寫成獄中手稿——那年月,「世界」徹底拋棄了「上海」,但他從未停止想像「世界」。同類青年,北京有,廣州有,各省市多少都有,而以上海為最多,也最典型。什麼典型呢,就是「洋派」。
《文學回憶錄》下冊694、697頁——
六十年代我外甥女婿寄來英文版《葉慈全集》,我設計包書的封面,近黑的深綠色。李夢熊大喜,說我如此瞭解葉慈……可以說我是到了海外才比較有深度地瞭解葉慈,以前在上海和李夢熊談葉慈,很淺薄的。
這是一段誠實的告白。註解一,木心的外甥女婿畢業於劍橋,五十年代在翻譯家楊憲益麾下任職,故能以英語原版贈予舅舅。註解二,此事應在相對寬鬆的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五年間,換在「文革」,無疑是危險之舉。註解三,《文學回憶錄》下冊談及「意識流」「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波德萊爾、瓦萊裡、伍爾芙、葉慈……是孫牧心所能探知的最後一批域外文學訊息。註解四,如所有封閉年代的知識分子,李夢熊和孫牧心乃以民國時期的閱讀底子,談論他們此後「聽說」並想像的歐美現代藝術:在李夢熊,可能是無調性音樂,在木心,即所謂「純抽象」。
日後木心在紐約看到真的抽象藝術,他會不會說:那時勸林風眠進入純抽象,是「淺薄的」?
我不以為淺薄,因為他是「上海人」。六七十年代上海弄堂的芸芸市井尚且以阿爾巴尼亞電影為藍本,窮究高領毛衣的編織法,緊窄褲腿的接縫線,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