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家在世界地圖上的消失,關於出現這一歷史悲劇的原因,近15年來發表過許多論著:既有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成果,也有些近乎科學的東西,還有某些對個別事件主觀性極強的描述和回憶錄等等。不過,每種著作所涉及的,也僅僅只能是事件的某些方面而已。看來,對歷史進行全面的、不偏不倚的、沒有爭議的記述的時刻還沒有到來。
我想,最終一定會有人出來,我國領導人也會表現出政治魄力,把客觀評價這一災難的全部複雜原因,把對那股策劃並實現了這一災難的力量進行分析,確立為自己的任務,並完成該任務。做這件事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某一個幫派的利益,或是出於向蘇聯和蘇聯人民自1917至1991年走過的道路潑髒水的個人想法‐‐現在的&ldo;民主派&rdo;就喜歡幹這種事。為了我國的未來,為了我國人民的未來,這樣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導致1991年各種事件的原因相當多。起作用的有各種內部和外部因素。筆者在本書第一章談到過外部對我國施加的影響,特別是引述了杜勒斯在1945年講過的一些話。究其本質而言,這些話裡包含了同我國進行長期鬥爭的全部指導思想。
西方,特別是美國,許多地方都是根據這一指導思想來行動的。他們千方百計在我國特定的知識分子圈子中為自己尋找&ldo;朋友&rdo;。蘇聯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把這些人稱之為&ldo;影響的代理人&rdo;。應該說,他們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很賣力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