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外,我還建議在蘇聯最高蘇維埃或者政府下面正式設幾個不具有區域自治權的民族的代表處。我要說,這實際不過是一個治標的辦法。&ldo;是的,是的,您說得對,尼古拉?伊萬諾維奇。&rdo;戈巴契夫彬彬有禮地點頭回答。但什麼下文都沒有。他沒有到過費爾幹納的難民營。
現在梅斯赫蒂人在哪兒?有的回烏茲別克了。有的還生活在俄羅斯。
遇到重要節日,他們就到莫斯科聚會,到練馬場站著。還是那個要求:還我故鄉!他們的故鄉在哪裡?唉!太遙遠了!現在,那個故鄉喬治亞可是沒功夫理什麼梅斯赫蒂人的事了。而且,喬治亞自獨立後就立刻開始迫害那些哪怕有一點點跟它意見不一致的人‐‐奧塞梯人,阿布哈茲人,阿扎爾人。
現在那裡的政權更迭了。不過,難道就比過去的強了嗎?
&ldo;顏色革命&rdo;時過不久。人們不僅沒有找到民族和諧的道路,反而響起了武器的碰撞聲,瀰漫著沙文主義的焦臭,人們沉迷在無邊的權力欲之中。同俄羅斯的關係遭到不遺餘力的輕率破壞,原來的歷史、原來的經濟聯絡都被遺忘了,幾十萬喬治亞人生活在我們國家,並養活故土家人的事實也被遺忘了……現在哪有閒心去管什麼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的事呢?
我經常會在國內旅行,特別是在中部的幾個州。旅行中常遇到&ldo;高加索民族&rdo;模樣的人走到我跟前,握著我的手說,他們就是那些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在黑色的1989年6月,由於我的提議而被軍用運輸機送到了俄羅斯腹地。現在跟鄰居們相處得很正常。不過眼睛裡卻流露出憂鬱……他們這可已經是在第三故鄉了……&rdo;
這一章的內容血腥氣太濃,有著太多的殘酷和獸性。一切都實在是難以忘懷。似乎本該引以為鑑的東西,可是……
是的,這時你不由得會想到一句老話:&ldo;善惡到頭終有報。&rdo;報應終於來了,遺憾的是報得還不夠狠。
第5章 巴庫:誰是罪人?
我現在要講的1990年1月發生在巴庫的事件,不應該看成是區域性事件。它是一面鏡子,反映出利用出民族牌和民族衝突來爭奪政權的鬥爭。在納戈爾內‐‐卡拉巴赫已經好幾年燃個不停的熊熊烈火,為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激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注入了營養。在這股浪潮中,帶有民族色彩的兩地政治勢力都力圖奪取政權。這不由得令人想起一句話,說:民族主義‐‐這不是對本民族的愛,而是對其他民族的恨。在這兩個共和國的政治鬥爭中,正如在這種情況下常見的那樣,人命就幾乎一錢不值了。
本章所述事件,主要發生在亞塞拜然。當時有關的各種版本在媒體上相當多,不過各自的結論卻完全不同。現有的材料強調的重點主要是:中央鬥爭的目的是為了亞塞拜然蘇維埃政權,是反對肢解&ldo;帝國&rdo;,反對民族自決。然而暴行和破壞卻被淡忘了‐‐&ldo;小事一段&rdo;,何必大驚小怪!
有關當時的事件,出現了大量謠言和神話,它們逐漸掩蓋了正式的說法。任何一個神話背後,總是能看出事實的影子,但同實情究竟有幾分相似,那可就說不準了。凡是資料不足的地方,謠言和想像就會成為訊息的來源。可是搞得不好,對歷史的歪曲就會成為對未來的打擊。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把巴庫的一月事件說個明白,這樣做大有好處。我不想像準確的記錄似的一件一件地去說細節,那是研究人員和歷史學家們的事。我的任務是把我國領導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