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承天見勢不能,自己亦有落敗受厄之險,心想:自己可要打起萬般精神對敵,否則有落敗之虞;自己聲名事小,袁門聲威事大,如果百年袁門毀在己手,自己將來又有何面目見先祖袁督師於九泉,何以見爹孃?當年爹爹和孃親是多麼企盼自己功成名就,再現袁門當年赫赫之聲威,不墜之威名;可是假如自己武功不濟,敗於人手,那麼一切都是空談,豈不成了千古之罪人?想到爹爹和孃親在自己懵懵懂懂幼小之時便告知自己世上之人盡不可信,有時人心險於蠱惑,殺人於開形,而笑面如花,尤其有的人大奸不顯,而其人包藏禍心,害人無數,是以夜間行路往往於狼顧,害怕別人背後行刺;所以為人處事便要光明磊落,心不藏奸,以天下為己任,以公道為準繩,將來有朝一日或可為其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雖然這是為儒家所倡導的人生最高追求,可是也是江湖中英雄好漢所想,因為人活一生,決不能夠渾渾噩噩,一無所成,否則形同槁木,一無是處,所以人處於逆境之中,於萬劫不復之時,才應當摒棄生死執念,讓信念遊走於沉淪桎梏之外,才可以參透生死玄關,人生不過一場大夢,雖然我輩皆在夢境之中,而不自覺醒,那便應做那敲鐘之人,喚醒他們內心深處尚在的良知與信念,再行踏上那不朽的征程,揚帆啟航,正其所謂: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是謫仙青蓮居士李太白的詩,道盡人生艱辛,可是又在困厄之中見真心,又自道盡世上英雄豪傑——不死之心!
何滅虜呼嘯一聲招呼趙盾和滿人志三人愈發收緊陣勢,此時三人手中長劍左右穿刺,行成織網,只見劍芒寒冷,只刺向袁承天身周!袁承天見他們三人誓要困住自己,甚而還想取之自己性命,他們這樣做也只不過是為了報昔年祖袒之的先人祖大壽殺害義兄何可綱之事,可說原本無錯,可是事過百年,雙方後人各有死傷,如果如此這樣下去,徒有殺傷人命,於事無補,可說是件得不償失之事,所以自己要調中罷事,不讓他們再這樣自向殘殺,因為目下最緊要的事卻是“反清復明”的事業,所以道義所在,自己也不可以讓他們爭鬥不斷。
三柄長劍,劍式嗤嗤,帶動寒風,砭人肌膚,全都招呼向袁承天,不留絲毫情義,在何滅虜看來如果不是袁承天的出現,自己已然手刃這何滅虜,大仇得報,——可是他一經出現,便自破壞自己本來的想法,心中能不氣惱,所以手上便加勁,招呼趙盾和滿人志兩位兄弟,一起共禦敵人。
祖袒之雖身體不能動彈,然見到袁承天於劍陣劍網之中全力施為,於急風暴雨之中猶自遊刃有餘,可見武功不凡,名下無需。他自然明白崑崙派自是宗派一流,所謂家學淵源自有獨到之處,從來不肯示於外人;今日但見袁承天於起手落腳之下以一雙肉掌抵禦何滅虜、趙盾和滿人志三柄砭人肌膚的長劍,尤不落下風,便可窺見崑崙派的武學要旨,當然更有他的領悟和自身的武學修為,否則難到此境地,——因為世上之人天分自不相同,所以有時雖一門師兄弟,武功有時參差不齊,以這袁承天——袁門少主看來其骨骼異於常人,而聰明睿智更是不遑多讓,看來他這袁門少主非他而何?至於旁人只怕難以勝任,更有一點心懷家國天下,心繫世上蒼生,所以心中著實仰慕於他,心想:這袁承天不墮先祖袁督師之赫赫聲名!
此時場中又起變化,只見何滅虜目眥欲裂,因為他眼見仇人在前,本來大仇得報,偏偏這袁承天自以為是,不讓殺他,壞自己好事,心中焉能不惱,可是說到他們三人聯袂可以先行殺了這袁承天卻也不近現實,因為以目下來看,袁承天未見衰跡,不見敗象;而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