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看管馬匹,然後毅然來到切近,本要大聲斥責,忽然又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你呀袁師弟!只是你殺官造反卻是不對,非但不對,而且是忤逆大罪,罪在不赦,師兄我本想為你網開一面,只是不能,因為朝廷律法所在,我雖為朝廷命官——九門提督,卻也不能公然包庇於你,——所以袁師弟你是束手就縛,還是要我動手?”

袁承天道:“掌門大師兄我雖不在崑崙派,但是心在崑崙,而且師父情義弟子終生不忘,雖然師父壯志未酬,但是我信他老人家在之靈也會護佑崑崙派正氣長存,斬妖除魔,蕩盡乾坤穢氣!”他這一番明是指自己不忘同門之誼,又且指出崑崙派弟子應以漢人名節為要,不能助紂為虐,否則何以為人?潛意識裡指出大師兄傅傳書為了功名忘了自己初心,以至入了魔道,雖是指責亦有規勸之意,奈何這位掌門大師兄心意己堅,已然不為所動,聽這位袁師弟說出這番話來,覺得不可理喻。

傅傳書見這位袁師弟心中依舊執念恢復明室天下,心想:你這樣執著未必有功,卻是有罪。便是皇帝私下視你於手足,可是當今是攝政王臨朝豈能任由你們袁門一任坐大,所以只要攝政王向皇上諫言,皇上只有應允,而沒有拒絕的理由,畢竟你們袁門是朝廷的亂黨,所以便身處險境,以你區區袁門,縱然勢大,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盡有其分舵,只怕也不過十餘萬眾,想與朝廷一爭長短,只怕也難,將來恐怕要處萬劫不復之地步!

袁承天見大師兄眉目之間都透著狠辣,似乎今日不拿下決不罷休的樣子,心想:大師兄你縱然有本事,為什麼非要行這倒行逆使之事,為天下正道人士所不齒,全然忘卻了師門的門規,竟而讓崑崙派推入萬劫不復之深淵,你竟心不愧疚,只怕將來難有顏面見崑崙派歷代掌門。

戴復古見到這新任的九門提督來到,而且知道他們原本是崑崙派的師兄弟,後來袁承天成為袁門少主——其實他本來就是袁門少主,只是先前將幫中事務交於幾位堂主處置,以至各自為政,被朝廷得了間隙,四下緝拿,以至事業凋零,好在後來袁承天迴歸袁門,主持事務,才有了中興之舉,而今四大堂主都忠心一人,更是懷著“反清復明”的決心,因為有袁少主領導,還怕著什麼?所以天下州府時有饑民與官府放對,其實背後都有袁門弟子參與,否則只怕一事無成,所以朝廷很為震怒,尤其以攝政王和多隆阿將軍為最,在他們眼中對待天下亂黨——尤其如袁門這般抵死與朝廷為敵的門派,決不故息遷就,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攝政王重金禮聘這傅傳書歸順王府,他知道這傅傳書和袁門少主袁承天師承一脈,只是他們一個是反清復明的江湖幫派,而傅傳書雖執掌崑崙掌門衣缽,只是並無反清復明之志,只是想著朝廷的官爵,所以兩個人的思想天差地別,所以便以傅傳書對付這袁承天是才好不過了的,因為他們是師兄弟,對彼此武功都知之甚詳,所以讓他們相恨相殺是為上上策,這也是攝政王計謀之一;只是傅傳書還自以為是,對攝政王擢升自己為九門提督之職還猶自感激涕零,彷彿人家於他有再造爹孃之恩,其實這也是攝政王多鐸想要的效果。攝政王見這傅傳書對自己的話言聽計聽,一幅馬首是瞻,恭敬如儀的樣子,心裡甚是歡喜,心想:如果多福安有他一半的武功本事那該多好,只是不能;莫如將來有了機會收他為義子,可以輔助自己左右,將有倘若我坐擁天下,那麼他便是世子,至於多福安現在渾渾噩噩的模樣,不堪大用,還是這傅傳書人物俊逸,瀟灑出塵之態,甚合吾意。他倒想的好,只是有時天意多變,人心難測!

戴復古來到傅傳書面前,恭敬如儀道:“大人,你還不出手拿下這袁門首逆?”傅傳書見不出手已是不行,看來今日和小師弟有的一拼,只是此時他倒不想出手,因為他如果將袁師弟拿住走到王府,只怕攝政王立刻便要殺之,因為攝政王已然對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從殺豬到殺神

從殺豬到殺神

江海橫流
牛耳尖刀隨手帶,血色圍裙繫腰身。三杯入肚意氣生,先殺畜生後殺神。</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從殺豬到殺神》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從殺豬到殺神:</p>
武俠 連載 31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