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需要染色的羊毛也讓他們帶進城,染色所費銅錢,直接從許二郎那邊出,最近他手裡頭收了不少貨款,等什麼時候天氣好了,羅用抽空再進城去,師徒二人慢慢計算便是。
羅用那點東西,王當等人卻是從未跟他收過錢的,不時還要過去問一聲,有沒有東西要帶到城裡去,或者是有沒有什麼要買的。
他們現如今住的那個院子,雖說是羅用那些弟子所建,到底也是羅用發話,他們才能住得進來,一分錢糧都沒花費,純粹白住,幫忙捎帶點東西又算得了什麼。這常來常往的,王當與他那一眾弟兄,倒是和許家走得越來越近起來。
再說那一行人去到許家院子,果然受到了家主人的熱情招待,原本就顯狹窄的小院,硬是騰出兩間屋子給他們住,那火炕燒得暖烘烘的,又煮了飯食招待,粟米麥粉,皆是細糧。
餐風露宿數日,好容易到了離石縣,心情也是十分忐忑,來到這素不相識的人家,沒想到竟能受到如此厚待,當場有些人便紅了眼眶。他們定胡人最能吃苦,吃慣了那風雪與黃河水,如今竟叫這一份熱食給燙得落下淚來。
&ldo;我看你這身子也是不好,如何還能在風雪裡蹚?&rdo;許家大嫂從灶膛裡扒拉了幾塊未燒盡的木炭出來,裝到一個竹編的小暖爐裡,遞給那面色蠟黃的婦人:&ldo;你用它捂一捂肚子吧。&rdo;
&ldo;哪裡用得了這個,這炕頭上便暖得很。&rdo;那婦人左邊一個女娃,右邊一個男娃,兩個娃娃倒是養得不賴,她與王當都是正經能吃苦能做活的人,若不是前兩年王當被人抓去充了苦役,今年自己又跌這一跤,日子應也過得不錯,奈何這倒黴事一件趕著一件。
&ldo;你們怎的運了那麼多紅棗過來?&rdo;許家大嫂這時候也在炕沿坐了下來,剛剛這些人也給他們家抓了不少棗子,她看著,那幾個破布口袋裡頭,好像都是裝的棗子。
&ldo;我當家託人捎了銅錢回去,叫他那幾個弟兄收些棗子過來,言是恩公家做糕要用,離石這邊的棗子貴。&rdo;那王大嫂說道。
&ldo;你們定胡那邊的棗子價錢幾何?&rdo;許大嫂好奇道。
&ldo;秋裡山上的棗子剛下來的時候,一斗棗子只與一斗豆子同價,撿好的買回家來曬乾,放到眼下這個時候,便與粟米同價。&rdo;那王大嫂笑著說道。
&ldo;當真?&rdo;許家大嫂睜大了眼睛:&ldo;在離石這裡,像這種曬好的棗子,再如何也是要與麥子同價。&rdo;
&ldo;我當家便說你們這裡的棗子貴。&rdo;王大嫂道。
&ldo;只那定胡的棗子雖便宜,特特過去運一車棗子過來賣,卻也不一定能掙多少,像你們這般順路帶些過來,那就划算了。&rdo;許家大嫂細想想,又道。
&ldo;若是能從離石這邊運了東西過去賣,回來的時候再帶些棗子,那也是划算的。&rdo;王大嫂也說。
兩個素昧平生的婦人,坐在火炕上聊得十分投機,從棗子聊到糧食,又從糧食聊到這城裡頭的營生。
對於許家這種忙碌殷實的生活,王大嫂是很羨慕的,言及自家那邊,便道:&ldo;像我當家那樣的,常與人做腳夫,只那腳夫的活計,也不是常常都有,若是天氣不好,往來商賈少了,活計也就很少,我當家還算好的,身強體壯,又有一眾弟兄幫襯……&rdo;
第61章 西坡村東坡肉
王當媳婦帶來的那些紅棗,羅用卻也不肯白拿了他們的,用方斗量過這些棗子的數量,又從家中取了相應的粟米交與他。
這麼遠的路途,能幫他帶棗子過來也是有心,如何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