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水為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宣御醫去寧王府,你帶朕的口諭去,務必治好公主,不然提頭來見。&rdo;天元帝讓姜公公代他前去寧王府。
姜公公不敢耽擱,忙去宣御醫,小跑著離開。
太子聞訊匆匆趕來,丞相及各部官員已跪了一地。
&ldo;容城知府是何人?&rdo;
&ldo;回陛下,是魏新志。&rdo;
&ldo;魏國公之子,魏妃的胞弟?&rdo;天元帝聲音越發低沉,似來自地獄勾魂的魔音。
&ldo;是。&rdo;吏部尚書盧德義趴浮跪地,腦門上冷汗直流。
&ldo;公爵之後,名門之子,天元棟樑,你擇的好官,好的狠?&rdo;
&ldo;臣之罪。&rdo;盧德義臉部貼地,腿抖得厲害。
&ldo;容城地處要道,是太啟國、西楚國、南坤國三國進入中原的必經之地,乃天元的咽喉,他魏新志倒是有能耐,鎖住朕的咽喉,朕不知,滿朝文武不知,容城鄰城的官員不知,還得靠一老婦人來京告御狀,捅破這層薄紗。朕聾了,爾等也聾了!不過,今日爾等倒是耳清目明,刑部門口有人一鬧,你們跑的倒快。&rdo;天元帝怒道。
&ldo;臣等知罪。&rdo;
&ldo;知罪,那就將功折罪,榮城瘟疫爆發,你們誰去?&rdo;
老皇帝目光掃過玉階之下,眾人低頭無語,哪還有爭兵符時的熱鬧。恍惚間,眼前浮現那個瘦弱倔強的身影,將虎符與公主寶冊扔給他,決絕地離去,與她倒是相像,說一不二,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ldo;想好了嗎?誰去。&rdo;老皇帝追問道。
承乾殿裡鴉雀無聲,只餘皇帝餘怒未平的喘息聲。
&ldo;父王,兒臣請命。&rdo;太子出列,恭敬請命。
&ldo;哦。&rdo;老皇帝有些意外,太子懦弱,且最是惜命。這趟榮城之行,兇險萬分,瘟疫無情,萬一染上疫症,性命堪憂。
&ldo;兒臣雖平日裡與五弟胡鬧,常惹父皇生氣,但容城乃我天元咽喉,此地若亂,必傷天元元氣,兒臣身為儲君,理應為父解憂,為天元,為蒼生,謀福祉。&rdo;
&ldo;好!不虧是朕的好兒子。&rdo;
&ldo;父皇,兒臣請求同往,替皇兄分憂。容城知府乃兒臣孃舅,他知情不報,置百姓性命不顧,犯下如此罪孽,為規避嫌疑,兒臣不敢獨自請命。瘟疫之害,勝過虎狼,太子殿下乃國之儲君,身系國運,定不能置身險境,兒臣願為太子殿下馬前卒,聽候太子殿下調遣,萬死不辭。&rdo;應王跪地請命。
天元帝左看看,右看看,心想這苦差事怎麼突然就成了香餑餑,人人爭著要。
要說這太子和應王,突然懂事,為了國計民生,攜手共患難,天元帝是不信的。這兩人從小爭到大,連個蛐蛐,都能大打出手,鬥得鼻青眼腫,一個榮城瘟疫,就讓他們兄友弟恭,豈不可笑。
應王請命,倒也說得過去,畢竟魏新志是他親孃舅,惹下這等禍事,他定要親自去收拾殘局,保住魏國公一脈,也算是儲存實力。至於太子,區區一個魏新志,在京中聯合一幫御史好好參一本,就可趴了他的皮,無須身陷險地,他這麼賣力是為哪般?
&ldo;太子,應王請求同去,你怎麼看?&rdo;
太子尚未回話,應王搶話,說道:&ldo;太子殿下,此行臣弟定唯您馬首是瞻,全力配合。&rdo;
太子把剛到嘴邊話生生咽回去,一肚子悶火無處釋放,回道:&ldo;單憑父皇做主。&rdo;
&ldo;帝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