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頁 (第1/3頁)
封旗印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年朱棣即位,史稱明成祖,第二年,改年號為永樂。永樂登基後,對於建文帝的失蹤,他一直都感到不安,甚至夜夜惡夢,半夜驚醒,為了找到建文帝,也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他決定派人去海外查詢。
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下旨,命令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率領船隊從南京龍江港起航,很多人認為這是在炫耀武力和彰顯國威,還有人認為是為了朝貢貿易,加強與各國的經濟往來,可只有鄭和知道,這僅僅只不過是一個藉口,這次出海的真正原因,就是為了去尋找朱允炆,那幾年前失蹤的建文帝。
鄭和的身邊有兩個最重要的人物,一個是麥老,另一個就是道士了,麥老就是劉千,道士也就是那鬼島上的老頭,他們兩個人都是鄭和的心腹,自然也就隨著他一起出海了。
但是事情並不順利,第一次出海並沒有任何的線索,建文帝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根本無從尋找,後面的三次出海也都一樣,毫無線索,對於鄭和來說,要想在大海上尋找一個人,簡直比登天還難。
一直到永樂十五年,鄭和第五次出海的時候,才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當時船隊中途遇到了風暴,鄭和的主船與其他船隊失去了聯絡,飄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而就是在這座小島上,他們找到了失蹤已久的建文帝。
當時的小島,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座島嶼,只不過當時小島並非是這般如此荒涼,但也並非山清水秀,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荒島而已。
既然鄭和已經找到他了,那自然就不會少一場戰爭,可建文帝的兵力不是很足,他所帶走的一部分士兵,死的死,傷的傷,已經所剩無幾了,也只有那個大塊頭的將軍,還依舊守護在他的身邊。
麥老和道士兩人,都是江湖上的高手,尤其是麥老,別看他是太監,可他卻是大內武功最強悍的人,這也就是鄭和為什麼會一直把他留在身邊的原因了。
第535章 真相大白(二)
建文帝的殘兵敗將,自然是敵不過對方了,很快就敗退了下來,可當鄭和看到建文帝的時候,對方已經快奄奄一息了,原本鄭和是想把他抓回去的,可一看他命不久矣,鄭和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一個即將死去的人,已經威脅不到永樂的皇位了,永樂大帝從此以後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即便抓他回去了,也沒什麼用了,索性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也算對得起這位曾經的皇帝了,建文帝在逃跑的時候,把皇后也帶走了,同時還帶走了大量黃金珠寶,也有一部分兵力,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和氏璧。
而鄭和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帶走和氏璧,畢竟這是傳世之寶,但他並沒有打算交給永樂,而是想自己留下這塊神奇的寶玉,可建文帝說什麼都不把和氏璧交給他。
鄭和感到很奇怪,建文帝誓死都要留下它,是不是這裡面隱藏著什麼機密呢?在他軟硬兼施的手段下,建文帝才緩緩道出事情的真相,他之所以會躲在這裡,就是打算捲土重來,他深知這和氏璧的神力,他更知道這是盤古開天時所留下的上古神奇,只要成為它的擁有者,就可以召喚神兵降臨,來一統天下。
他本打算藉助神兵的力量,來奪回自己的帝位,只可惜的是,這麼多年來,他一直無法參透這其中的奧秘,無論他怎麼做,他都無法喚醒神兵降臨,和氏璧在他手中,根本沒有一點用處,完全就是一塊擺設。
麥老和道士當時都在場,他們是親耳聽到建文帝述說的這一切,雖然有些驚訝,有些懷疑,但不免還是會讓人產生一種貪念,尤其是麥老,他當時就起了賊心,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又怎麼會甘願永遠臣服於他人腳下呢,所以麥老當時就下了一個決定,他要拿到這和氏璧,只不過他需要等,需要時間來策劃這一切。
鄭和雖然也是個太監,可他並不是一般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