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弄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際上不光是風陵帝想要投降。
其實南方的軍隊也很想投降。
尤其是在風陵關守將武延昭率領四萬風陵關守軍投降以後。
以至於在江北道的大軍還沒有開始起兵的時候,韋睿他們就收到了好幾份投降書。
這弄得韋睿他們都有點一臉懵逼,他們最近是打算起兵,可這不還沒起兵嘛。
難道軍中出了叛徒?
韋睿他們也就是想想而已,
在大乾國力蒸蒸日上的情況下,大乾律又能真正保護處於弱勢地位的人的情況下,
老老實實地做一個大乾百姓才是正確且明智的選擇,這種選擇題正常人都會做。
那就只剩下兩個答案,對面的守軍是真的想投降,又或者是詐降。
對面究竟是不是詐降?
這個問題還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風陵又不是東吳,整天有將領想要投降,你都分不清他究竟是真投降還是詐降。
曹操也是這麼被黃蓋給騙了的。
想了想,韋睿他們決定給這些送來投降書的守將回信,表示願意接受他們的投降。
他們要做的,只要在大軍抵達的時候,開城門投降即可。
時間很快來到三月一日。
江北道、西玄道和棲雲道三道共同出兵,征討千靈王朝和風陵王朝的日子到了。
江北道派出了李晟、李光弼和李牧為指揮的三路大軍,配以李存孝、高寵、宇文成都、楊業。
高順的陷陣營、麴義的先登營、王舜臣的逐日營、張遼率領的狼騎也參與此次作戰。
陷陣營和先登營即便是面對騎兵隊伍也能發揮出巨大作用。
逐日營則是在掩護士兵攻城之時也會讓防守計程車兵畏首畏尾。
如果他們想要防守,迎接他們的將會是逐日營以神臂弓、逐日弓射出的箭。
張遼率領的五千狼騎還有他的五千騎兵就不用說了,平原上開衝就完了。
張遼當初在白狼山上第一次以外姓將領率領虎豹騎,帶著虎豹騎給蹋頓給衝了。
只要能帶著騎兵隊伍衝起來,張遼不懼怕任何人。
只要別遇到麴義這種怪東西就好了。
麴義在戰場上主打一手無所不用其極,絆馬索這些都是常規操作了,揚灰、厲聲怪叫都是慣用手段。
因為資訊傳遞過慢,且每次他們打的都是滅國戰,對手不瞭解麴義,總是能給他找到機會。
麴義很有名,但是相比登上潛龍榜的楊業、趙雲等人,
還有坐鎮後方指揮的韋睿等人,
麴義總是習慣性地被人忽視。
但麴義自己樂在其中,能用就行了。
江北道大都督荀彧坐鎮後方統籌調配,奉國大將軍韋睿則坐鎮風陵關再度分配。
棲雲道派出的是戰船,順流而下。
衛青、霍去病、班超和楊素等將乘船順流向東直達風陵江中段,隨後往南。
郭子儀則是留守棲雲道,統籌調配。
西玄道那邊則是王忠嗣、吳起、韋孝寬頻著大軍北上,與棲雲道的大軍前後夾擊千靈王朝軍隊。
只留下趙充國留守西玄道,
李嗣業、高仙芝、明云溪和徐榮均率領自己的軍隊參戰。
眾將都清楚,千靈王朝比風陵王朝更難打,倒不是地形的因素。
論地形的話,其實順流而下被包夾的千靈王朝更好打。
只是千靈王朝的將領和士卒,可能會全力反抗,畢竟他們沒有投降的先例。
而風陵王朝在南方早就有將領率領大軍投降,有這種先例,他們投降也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