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拽文弄字,但陸鴻知道這個叫朱買臣的臣子是在問北榆國王為何近日喜怒無常,時常打殺下人,更有時連嬪妃也不放過,為掩人耳目還將他們沉屍於井中。。。。。
井,他立刻就想起枯木林中的那口井,難道那就是北榆國國王當年沉屍的那口井?
難怪在井底看到的男子衣服多是廉價的麻布製成,而女子的衣物則是絲綢之類的名貴材料,原來被沉屍井下的男子都是下人,而女子則有幾位是嬪妃。
這封奏章並不長,只是進諫國王不要胡亂殺人,說了一些體人查物之類的迂腐之言就沒了下文。
陸鴻覺得不甘心,又翻了幾本奏章,果然,很快就在旁邊的書架上翻到了另一本奏章,還是這個叫朱買臣的人上奏的,只是時間上比方才那一本要早一些。
“臣聞昨日大王遊獵西陲時途徑鄭莊,竟在莊人大婚時強搶其新釀,此豈仁王之該為乎?大王后宮佳麗無數,何故為一鄙陋民女而汙大王之名?現更欲將此女帶回宮中。。。。。。”,
是七國怨地傳說中那個書生的事,陸鴻心中赫然一動。(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五章魂殤
七國怨地的傳說中最有名的就是鄭地的那名書生,他少年時一心求學,年僅十三就考上了秀才,是出了名的讀書種子,鄭地人都認為假以時日他必能金榜題名,飛黃騰達。
他與陳家小姐的愛情故事也頗為有名,據說兩人是在花燈節那一天相遇,似是上天成全,兩人竟各自撿到對方的花燈,繼而一見鍾情,一個月後就花前月下,私定了終生。
然而陳家父母並不同意這門婚事,陳家乃是鄭地名門望族,陳家的小姐自然要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而不是一個窮秀才;書生不斷找人上門提親,但每一次提親的人都被陳家趕出來。
書生氣不過,親去陳家爭辯,最終竟與陳父陳母訂下賭約,若他能在三年內富甲一方,與陳家門當戶對便回來迎娶陳小姐,若不能就自此離開鄭地,永不再回來。
此事在鄭地名噪一時,很多人都扼腕嘆息,好好的一個讀書種子不去考取功名卻去行商做賈,這不是捨本逐末是什麼?
陳家乃是本地名門,名聲是一代代明主積累下來的,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想要白手起家,富甲一方,與陳家門當戶對無疑是痴人說夢
然而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僅僅兩年後書生鄭文渠的名字就震動一方,他創辦的商行壟斷了北面的茶葉生意和鹽政,聲勢竟比陳家還要大,三年後鄭文渠如約回到鄭莊,陳家雖然輸了賭約,但贏得的卻是一個了不得的女婿,對這門婚事自然不會再有所抗拒,一個月後便挑定了日子讓兩人完婚。
如果故事僅僅是到這裡那一切都很好很好,書生受了這麼多苦與有情人終成眷屬自是該然,日後傳出去也是一場佳話。
然而上天總是捉弄人,就在鄭文渠成婚那天,北榆國國王遊獵鄭莊,鄭莊亦是北榆下的一座小鎮,按禮節所有人都要來拜見王族。
悲劇就此開始,北榆國王見到陳家小姐竟怔視良久,心中好似動了魔怔,當晚趁著新郎敬酒時派人將新娘強搶了去帶回皇宮。
這之後的事情就變得模糊起來,鄭地人編寫的戲曲《鴛鴦散》分為“良人”,“楓橋”,“北去”,“榮歸”,“樂極”,“魂殤”六幕,最後一幕魂殤便是以陳小姐被搶,鄭文渠失蹤為結束。
至於之後的事,有人說鄭文渠豈文從武,立誓覆滅北榆,有人說他入了魔道,變得人不人,鬼不鬼,連神智也幾近全無,還有人說他跨過灕江,投入北越國,每日雙目充血,向北越王獻了一條條毒計,只為有朝一日讓北榆國血流成河。
這些都已經說不清,道不明,陸鴻知道的是根據北榆國國書記載,五年後鄭文渠的確率兵攻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