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第1/3頁)
念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允炆得意地一笑,道:&ldo;這是全天下男人都想要的東西,代表天命所歸的傳國玉璽。&rdo;
&ldo;傳國玉璽,真的假的?&rdo;丁二苗心裡有些吃驚。
根據歷史上記載,大明皇帝是沒有傳國玉璽的。朱元璋登基之時,就是因為沒有傳國玉璽,所以被後人譏諷為白版皇帝。
後來朱元璋和朱棣,都刻了皇帝寶印,而且刻了很多,一共二十多枚,但卻不是歷史上所說的那個傳國玉璽。
真正傳國玉璽,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和氏璧雕刻而成的。關於和氏璧的傳說,就有一籮筐,不作贅述。
最後秦國破趙,得到了這塊和氏璧,秦始皇命玉匠雕刻成傳國玉璽,上面刻著秦丞相李斯的篆書吉言&ldo;受命於天,既壽永昌&rdo;。
後來秦始皇過洞庭,突然遇到大風浪,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之中,將傳國玉璽丟在水中,鎮壓水下妖獸,才保住了性命。但是玉璽從此消失不見。時隔八年,有百姓獲得玉璽,重新奉給了秦皇。
秦朝二世而亡,傳國玉璽到了劉邦的手裡。後來的王莽之亂中,漢太后被逼得急了,拿起玉璽當板磚,怒砸王莽之弟王舜。結果讓玉璽崩壞了一角。
王莽拿回去,命玉匠用黃金鑲補了那一角,因此這玉璽,又叫金鑲玉璽。
再後來這玉璽,在董卓之亂中,落入了孫堅的手裡,就是孫權他爹。然後又到了曹操的手裡,再到司馬家的手裡……
就這樣,玉璽一直隨著朝代更替,到了元代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的手中。
可以說,元順帝之前,華夏國大多數皇帝,都曾經掌握過這傳國玉璽。
沒有這個傳國玉璽,即使做了皇帝,心裡也不踏實。
但是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卻沒有得到這枚寶印,因為被元順帝帶去了漠北。後來大將徐達和常遇春追殺到漠北,徵戰許久,也沒有找到傳國玉璽。
再後來朱棣篡位,曾經親徵漠北,也就是為了這玩意。然後還有鄭和下西洋,也有兩個絕密任務,一個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一個是打探傳國玉璽的下落。
由此可見,傳國玉璽在華夏國的重要性。
遺憾的是,明清兩代所發現的傳國玉璽,全部是假的。
卻沒有想到,丁二苗竟然在朱允炆的鬼皇宮裡,碰上了這玩意。
丁二苗心中存疑,開啟錦盒來看,果然是一方大印,四寸見方,以螭虎為紐。通體淺綠,卻有五色光隱隱流轉。
將玉璽拿在手中,丁二苗暗運神通,透入一點逍遙道氣進去檢視,果然有一股遠古的氣息在內。
確定無疑,這是真正的傳國玉璽。
&ldo;這是國寶,我先收了。&rdo;丁二苗把玉璽裝起來,丟進自己的揹包裡,又問道:
&ldo;那水晶頭骨在哪裡?還有龍虎山的天師伏魔鏡,一起交出來吧。&rdo;
朱允炆大笑,道:&ldo;這些東西,本來也就是要給你的。&rdo;
說著,朱允炆一轉身,取出了另一個大一點的盒子和天師伏魔鏡,一起放在了御書案上。
想必那盒子裡裝著的,就是水晶頭骨了。
見到朱允炆如此配合,丁二苗的火氣稍稍降了一點,道:&ldo;這頭骨裡,究竟有什麼秘密,你們和秦廣王,都看得如此寶貴?&rdo;
&ldo;這是劉軍師交給我的東西,據說,乃是仙家重寶,有緣者,可以藉此而成仙。&rdo;朱允炆開啟了盒子,頓時珠光寶氣溢位,道:
&ldo;只可惜,官人福薄,悟不透這其中的玄機。二苗,你天資聰穎,又有茅山神通在身,或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