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天痕架構 (第2/3頁)
小魚小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點痕跡。
當然處理器晶片架構可不單單只是一個設計圖紙,相匹配還有cpu和gpu核心。
所謂ar 核心是從ar7 ,ar9 到rtex-a7 ,a8 ,a9 ,a12 ,a15 再到rtex-a53 ,a57 等等。
總之不同版本ar 有不同的想法。
比如為高速度設計的rtex a8 ,a9 都是arv7a 架構。
rtex 3 ,4 是arv7 架構。
所以我們不管是蘋果,還是高通,他們的處理器c都會看到這些核心的身影。
比如大家後世在驍龍888上看到的a55,a57中小核心都是運用的這些核心架構,拿到授權之後自行修改。
當然也包括蘋果的a處理器。
至於聯發科那就算了,他們沒這個實力。
所以這款全新的天痕架構就是餘江承諾給重芯回血的,而且是一款絕對的殺器。
………
說到回血就必須要說說ar架構的應用領域了。
ar處理器可以在很多消費性電子產品上看到,從可攜式裝置pda、行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掌上型電子遊戲,和計算機到電腦外設硬碟、桌上型路由器等等。
甚至在導彈的彈載計算機等軍用設施中都有他的存在。
當然在效能上和英特爾的x86架構相比,x86架構的工業電腦比ar架構的工業電腦在效能方面要快得多、強得多。
ar的優勢在於效率,ar採用risc流水線指令集,在完成綜合性工作處於劣勢,而在任務相對固定的應用場合其優勢就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就比如手機這些消費電子就是自己一個固定的框架內執行,所以ar相比x86就有很大的優勢。
而在擴充套件方面x86架構的工業電腦採用“橋”的方式與擴充套件裝置(如硬碟、記憶體等)進行連線,且x86架構的工業電腦能很容易進行效能擴充套件,如增加記憶體、硬碟等。
也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電腦可以隨意曾加能存條,硬碟,但手機不行,作用什麼架構就代表著這款手機固定了。
比如手機8+256g記憶體,使用者更本不可能自行升級。
ar架構的工業電腦是透過專用的資料介面使cpu與資料儲存裝置進行連線,所以ar的儲存、記憶體等效能擴充套件難以進行(一般在產品設計時已經定好其記憶體及資料儲存的容量),所以採用ar架構的工業電腦,一般不考慮擴充套件。
另外在作業系統的相容性方面,幾乎所有x86硬體平臺都可以直接使用微軟的視窗系統及現在流行的幾乎所有工具軟體。
所以x86系統在相容性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ar幾乎都採用x的作業系統,而且幾乎所有的硬體系統都要單獨構建自己的系統,與其他系統不能相容。
這也導致其應用軟體不能方便移植,也制約了ar的發展和應用。
android系統開發後,統一了ar架構電腦的作業系統,使新推出基於ar架構的電腦系統有了統一的、開放式的、免費的作業系統,為ar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援和動力。
不過現在重芯已經有了全新的天痕架構,對於國內的開發者來說只絕對的福音。
在軟體開發方面, x86架構也比ar架構更容易、更簡單、實際成本也更低,同時更容易找到第三方軟體(免去自己開發的時間和成本),而且軟體移植更容易。
在伺服器、工作站以及其他高效能運算等應用方面,不考慮功耗和使用環境等條件,x86佔了優絕對優勢;但受功耗、環境等條件制約且工作任務固定的情況下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