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小妮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嚮往坐在凳子上歇了一會,終於緩過神來,兩條腿上的疼痛得到了緩解,他現在最想的事,就是先找點吃的。
他走出屋子,來到他們家房子西角處,那裡是父親向建設,後來搭的一個廚房。
嚮往走進去揭開灶臺上的大鍋,看到裡面有一個大碗,大碗裡是一碗野菜糊糊,旁邊還放著一個窩頭。
看來這就是他的中午飯了,雖然他對這頓中午飯特別的不喜,可他現在根本沒理由嫌棄,肚子裡的生理反應,迫使他狼吞虎嚥的把這份粗糙的飯菜吃進去。
吃完窩窩頭,嚮往感覺到自己又活了過來,雖然只吃了半飽,也許半飽都不到。
但他知道,這已經是所有人在這個年代,很奢望的事了。
有好多家庭一天只能吃一頓飯,餓不死就行。
按說嚮往他們家收入,在這個年代還不錯,父親向建設已經進軋鋼廠10多年,也算老員工了,但因為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升級很慢,到現在也只是堪堪的三級鍛工,工資是三十二塊五。
母親是街道辦的臨時工,一個月的工資是十八塊五。
大哥也是軋鋼廠的學徒工,他的工資更少,只有十六塊五。
這樣他們全家的收入,加起來就有60多塊錢。在這個年代,一個家庭有三個掙錢的,養一家六口人應該是綽綽有餘的,不說能吃的多麼好,最起碼能吃飽。
但問題現在是五八年,全國都鬧饑荒,糧食限購限量,每個人的口糧一降再降。
他們家雖然六口人都有供應糧,但架不住父母和大哥都是體力活,必須每天吃飽。
剩下三個不上班的,除了大姐向月,嚮往和向前都是半大小子,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他和弟弟向前,一天不管吃幾頓,吃多少,都趕不上飢餓來的快。
而且從今年下半年,糧站的供應糧也是時有時無,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糧食的,現在說的誇張點,糧食比黃金都貴。
還別說父母還要時不時接濟雙方的老人。
爺爺和姥爺家雖然都是農村,自己種地,但一年到頭,除了交公糧以外,留給自己的糧食並不多,種地的人卻沒有糧食吃,這也許是這個年代的一個特色吧。
吃完飯嚮往又回到了屋子,他們家有三間房。
東邊的一間父母住,屋子裡打了一鋪炕。
現在是父母和弟弟向前在東屋住。
西屋的一間房,被父親隔成兩個隔間。前面的一間是大姐向月住的,後面是他和大哥一起住,中間的屋子也是隔成前後兩間,前面的屋子用來吃飯,後面那間用做放雜物東西的地方。
看的是很寬敞,但是聽說大哥向陽處了一個物件,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到那時候肯定他也佔用一間房。
而做出犧牲的肯定就是嚮往,嚮往是不可能和大姐住在一起,畢竟兩人都年歲不小了,已經懂得男女必須避嫌。
而且小弟已經十歲,也不可能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嚮往估計到時候,就是自己和弟弟住在後面那個雜物間了。
所以嚮往才一直想考上中專,那樣他就可以去學校住了,等畢了業,分配了工作,萬一廠子裡給宿舍或者分房呢。
可惜事與願違,自己沒有那個實力,這才導致他把自己關了好幾天。
其實原來的嚮往,心理上有一定的問題,雖然父母都沒有虧待他,但他總是把自己想象成被區別對待的那個人。
心理上也總是過不了這個坎,才會倔強的一步一步做傻事。
想到這裡,嚮往輕輕嘆口氣,他回到自己那間屋裡,躺在小炕上,一動不動的望著房頂。
他現在已經接受這個現實,他知道不管自己怎麼求神唸佛,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