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昇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山行》★dragon著●
巍巍黃山天下秀,奇峰異石競崢嶸。
松濤陣陣迎客至,雲海茫茫掩仙蹤。
墨客揮毫繪煙雨,丹青難寫真容妝。
徽州文化遺風在,白牆黑瓦古韻長。
溫泉涓涓滌塵心,石刻斑斑訴滄桑。
日出東方照峰巔,日落西山映霞光。
黃山之美難言盡,一步一景一詩行。
山魂水魄凝千古,石語云歌共天長。
黃山,古稱黟山,位於中國安徽省黃山市境內,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黃山的總面積大約為1200平方千米,其中黃山風景區的面積為160.6平方千米 。
黃山山脈是皖南山地的中樞山脈,主幹沿北東向南西展布,綿亙150公里。東接皖浙交界的天目山,西南蜿蜒至江西境內,北與九華山相連,南至屯溪盆地。黃山山脈是長江下游與錢塘江的分水嶺 。
黃山以其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以及歷史遺存、書畫、文學、傳說、名人“五勝”而著稱於世。黃山的地質地貌非常獨特,集八億年地質史於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遺蹟於一體,兼有花崗岩造型石、花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豐富而典型的地質景觀 。
黃山的命名源於其獨特的地貌特徵。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得名。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採藥煉丹,得道成仙。唐玄宗篤通道教,遂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詔改黟山為黃山,黃山之名於是一直沿用至今 。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山之美,美在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奇松形態各異,如迎客松、送客松等;怪石則有飛來石、猴子觀海等;雲海變幻莫測,令人陶醉;溫泉水質優良,具有很高的療養價值。
黃山的地域面積源頭與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歷史緊密相連,構成了這一地區獨特的魅力。被譽為中國十大名勝之一,同時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
黃山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中生代到新生代的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大約在1億多年前,這裡發生了地殼運動,形成了黃山地區的基本地貌。隨後,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和地質變化,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黃山奇特的地貌景觀。
黃山的岩石主要是花崗岩和片麻岩,這些岩石的形狀和顏色在不同的地質時期經歷了不同的變化,形成了獨特的地形和地貌。例如,花崗岩由於其堅硬和抗風化的特性,形成了許多奇特的岩石形態,如“飛來石”、“仙人指路”等。而片麻岩則因其易風化,形成了許多懸崖峭壁和峽谷。
黃山的自然風光非常迷人,其四季景色各異,各有特色。春天,黃山萬物復甦,山花爛漫;夏天,雲霧繚繞,涼爽宜人;秋天,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冬天,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無論是哪個季節,黃山都能給遊客帶來無盡的驚喜和美麗的景色。
黃山的地質歷史和自然風光吸引了無數遊客和朝聖者,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在今後的日子裡,黃山將繼續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為世界所矚目。
黃山的名字確實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據史料記載,黃山最早的名稱見於公元前6世紀左右的《山海經》,當時被稱為“黟山”。這個名稱的來源與古代的黟縣(今黃山市黟縣)有關,由於山體色黃,故稱之為黟山。
到了唐代,有一個傳說故事與黃山名稱的更改有關。據說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的747年,他根據傳說中的中華民族始祖黃帝,將“黟山”改名為“黃山”,意為“黃帝之山”。這個改名行為可能是為了紀念黃帝的豐功偉績,同時也賦予了黃山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