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拿什麼拯救你,馮翔

馮翔的自殺,真是讓人猝不及防,讓許多人震驚和痛苦。讀他在網上地最後的留言,無邊的黑暗之感慢慢漫過頭頂。對於馮翔的時間通路,他有沒有在到達終點時,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心理岔路在哪一段:抑鬱?勞累?身體?情緒?他給人訴說過嗎?他訴說過的是真實的麼?大地震那天,有人在網上說:“北川,那裡的城變成了水,那裡的人變成了鳥。”馮翔,你是一隻晚飛的鳥。

《在難中——深度訪談北川鄉鎮書記》中,有九個鄉鎮書記在講“”地震第一時間發生了什麼?第一時間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人性?本能?職責?他們跟馮翔一樣,他們的親人永埋廢墟,他們比馮翔更痛苦的是,除了孩子,他們還有妻子、父母埋在廢墟中,甚至連張照片也沒有留下……

馮翔的朋友阿建從大地震不久後,就開始“地震災區鄉鎮書記訪談”的工作,他們的工作團隊十分年輕,在災區鄉鎮奔波,時時遭遇情感的打擊,每次訪談都是一次次穿越廢墟,有了足夠的勇氣,但免不了受到不幸和痛苦利爪的傷害,他們自己,也成了“壓力重症症候群”。

阿建他們訪談過二百多人後,深感震區基層幹部的心理創傷,是一個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問題。他看到,外表十分堅強的人,往往愈發擔他們內心的崩潰。

阿建說他十分熟悉北川基層幹部。因為各種名目的培訓,基層幹部輪番在市黨校培訓,他講授“應急管理”課程,那兒山高路險,泥石流,洪水、冰雹等自然危險時有發生,他講課“理論聯絡實際”,跟黨校同學關係很好,“都是好朋友”。

也許因為這一層關係,阿建才能感受到被訪問者語言表達背後地內容,他在一遍遍傾聽中,觸控到他們再黑暗中掙扎的脆弱的內心。而事情悲劇的一面,也在他預感中悄悄地上演,一幕又一幕……

先是農辦主任董玉飛自殺,繼而市府秘書自殺,還有人不斷患上精神病,也在自殺的邊緣……

這天,阿建打電話來告訴我馮翔自殺的訊息,他說一點兒沒想到,那晚上他們一直在一起喝酒聊天,他還找了幾個市文聯的朋友,聊到晚上十一點半鐘。他送馮翔回家。上午馮翔自殺的訊息傳來,這個訊息讓阿建恐懼、震驚,極度痛苦。董玉飛的弟弟董卓凱很快來電話,一定要與他談話,這讓他更加緊張。他成了“心理應急管理者”了,阿建說,自殺風蔓延開了不得了!

我問阿建,你們對馮翔走這條路有沒有預感?阿建說,馮翔其實表現得很樂觀,很積極。過一會又說,他見馮翔額頭上有點虛汗,感覺到他心裡有種恐懼感。他不是愛好文學嗎,常常寫作到很晚,還說寫好的長篇要轉給你們看看。

猜想馮翔是因為愛好文學,把寫作當作解脫心理困境的出路了。其實寫作真是把雙刃劍,他在表達的同時,也沉溺於悲慘的記憶中,寫作讓人深耕細作地品味痛苦。哲學家笛卡爾準確地描述過這種情緒狀態:“夜闌人靜時有些想法反覆向我們襲來,怎麼也甩不開,發生這種事情地原因在於血液的流動,在於某種液體再神經裡或腦裡轉悠。”

這種情緒帶來地痛苦難以描述……馮翔和許多北川基層幹部一樣,由於在救災中表現突出而得到了提拔。然而提拔不能解決他們的心理困境。被提拔曾是這些基層幹部努力工作的最重要的動力。但災難突然降臨,他們的仕途得到戲劇性的改變:他們在新崗位拼命工作,用勞累,疲憊來對抗灰色幽暗的心靈。而組織上對他們的教導是奉獻,舍小家保大家,堅強榜樣,這些哪一樣是心理撫慰劑?他們高度的工作熱情被高度的關注和讚揚,然而,他們是在愉快中工作嗎?是有希望的工作嗎?

訪談中,我們得知一些宗教組織,佛教、基督教的自願者到災區,但他們不可能關懷到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相思舍利子

相思舍利子

鼕鼕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星辰訣

星辰訣

知恩報恩
遊戲 完結 328萬字
愛錯人?

愛錯人?

閻王
遊戲 完結 7萬字
重鑄清華

重鑄清華

竹水冷
遊戲 完結 487萬字
一言難盡

一言難盡

小秋
遊戲 完結 9萬字
奸商可奪心

奸商可奪心

漂亮格子
遊戲 完結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