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紅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備北伐。
派出使者,向江東通報訊息,並要求孫權出兵協助。
面對這一重大事件,孫權立即召叢集臣,進行商討。
商討中,眾人爭先發言,各自說出見解。
不過,討論的重點,並不是要不要出兵協助劉備,而是劉備北伐的結果如何?
以及這個結果,會對江東有什麼影響?
江東又要如何應對?
……
一通討論下來。
眾人一致認為,劉備北伐曹操,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雙方相持不下,兩敗俱傷。
這一結果,也是江東希望看到的結果。
出現這種結果的話,江東什麼都不用做。
在一旁偷著樂就好。
其次,另一種可能的結果是劉備慘敗。
出現這種結果的話,江東一邊要加強自己的防守,另一邊還要幫忙劉備守荊州。
以維持鼎立的局面。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結果,這就是劉備大勝。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劉備大勝的可能性不大。
同時,如果出現這種局面,江東要如何應對呢?眾人的分歧也很大。
有人認為,這個時候,應當藉機向徐州方向進兵,同劉備一起瓜分中原。
還有人認為應當倒戈一擊。
以防劉備強大後,吞併江東。
……
商議到最後。
劉備如果大勝,江東要怎麼辦?
面對這個問題,孫權還是打不定主意。
好在雙方一場大戰,也不可能很快分出勝負,孫權最後決定,密切關注形勢變化,再伺機決策。
至於另一個問題,要不要出兵協助劉備。
答案是肯定的,要出兵!
畢竟孫劉雙方,現在還是同盟關係,道理上應當出兵助戰。
不過孫權很滑頭,他只讓甘寧領兵一萬,進駐到濡須口一帶。
孫權囑咐甘寧,不要靠近合肥,只遠遠地看著就好,等待劉備和曹操的大戰結果。
這種安排,江東的理由也很充分。
孫權向使者解釋,江東目前兵力不足,大軍都已隨陸遜出海,先發兵一萬,待陸遜歸來後,再行增兵。
對此,劉備這邊也早已預料。
沒有人對孫權寄予過多期望,只希望江東軍隊,能牽制合肥的張遼就好。
……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投向襄陽。
東線的作戰,劉備交給龐統和關羽全權負責。
在東線這邊,沒有什麼進軍線路的問題。
襄陽至許昌,一路平坦,都是大路,大軍依次前進,一路攻取沿途城池便是。
戰前需要討論的問題,主要是武將的安排。
在確認先鋒人選時,發生了一點狀況。
很多人都想出任前部先鋒,關平和劉封,都表現出強烈的意願。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張飛叫嚷著,要打第一戰。
關平和劉封畢竟是小字輩,兩人一看,張三叔也要當先鋒?
那誰搶得過他?
算了,只能放棄。
就這樣,張飛當仁不讓地出任先鋒官,第一個向北方進發。
……
張飛從樊城出發,一路行軍如飛,沒有半點耽擱。
路上碰到幾股小規模的魏軍,根本沒等張飛動手,對面就潰逃了。
這讓張飛感覺非常不過癮。
張飛很快來到新野城下。
新野城中的曹魏守軍不多,守軍也沒想到張飛會突然殺到,完全沒有做好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