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再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薊州城不是首都,沒有高大的內城牆,外面的喊殺聲逼近的飛快。
完顏吳乞買臉色大變,一邊向後疾退,一邊厲聲大吼:“殺了他!殺了他!”
他為什麼覺得今晚是絕好的機會?
因為自己在城內的武力佔據絕對優勢!
作為臣子,完顏兀朮只被允許帶一個謀克的護衛入城,就算全是精銳也翻不起什麼大風浪。
可聽外面的動靜,這哪裡是一百人的聲勢?至少有上千人!
換句話說,兀朮在城外的軍隊,進城了!
“完顏斜也......”
吳乞買再次想起了之前的那個猜測,這回算是徹底確定了。
堂中禁衛足有百人,得了大汗的命令立刻朝兀朮三人殺去。
兀朮身邊的兩名隨從卻比他們更快一步,護著主子向大門方向衝去。
事發倉促,禁衛軍沒機會去換長兵器,雪亮的鋼刀看著唬人,但砍在對方的重甲上卻只見火星飛濺,一時根本造不成任何致命傷害。
反觀兀朮三人,人手兩柄鐵骨朵所向披靡,顯然是早有準備。
宋代冶鐵技術大發展,尤其是冷鍛法出現之後,重甲對刀劍等短銳器的防禦力大增,反倒是更原始的鈍器近距離搏鬥更好用。
因為即便破不了甲,衝擊力也能砸斷骨頭、震碎內臟,這也是北方少數民族鍾情狼牙棒之類兵器的原因。
並不是他們造不出質量過關的刀劍,這類武器耗費的鐵料反而更少。
“換錘!”
眼看兀朮三人就快要衝到門口,之前攔住他們檢查的那個侍衛頭領一邊高喊著下令,一邊也從背後抽出了兩柄小錘。
這玩意對重甲兵來說是常規裝備,每個人都是隨身攜帶的。
可惜他的反應還是慢了一步,“轟隆”一聲響,城主府前堂的大門被從外面撞開,數百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湧入,瞬間就將要追殺的目標裹了進去。
是兀朮的援兵到了。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堂中亂做一團。
原本擠在一處的僕役、婢女尖叫著四散而逃,混在他們當中的武從文趁機靠近了目標......
“殺!”
沒有任何鼓動,沒有丁點兒廢話,完顏兀朮嘴裡冷冷吐出一個字。
手持軍中制式裝備計程車兵應聲而動,緊密排列的長槊齊齊向前刺出。
剛剛棄刀換錘的宮廷禁衛,面對碾壓性的裝備差毫無還手之力,瞬間慘叫著倒下了一層。
別被某些影視劇騙了,好像面對全身重甲,除了鈍器以外的所有兵器都是擺設。
咱們不去討論所謂的細節、資料,就說一點,真要是那樣,為啥宋代以後的軍隊不全員裝備斧頭、鐵錘呢?
事實情況是,防禦力更好的盔甲只是讓刀劍這類短兵器變成了防身副武器,長槍、馬槊這類重型刺殺武器仍然是戰場主力!
道理很簡單,自身重量疊加長杆帶來的衝擊力,配合錐形的破甲設計,捅在身上啥鎧甲也擋不住。
而且其尖端大機率會自然滑動到甲片之間的縫隙處,直接就是個對穿。
要問為啥不用沒有縫隙的板甲?
拋開成本方面的考慮不提,那玩意兒的靈活性實在太差了!
不信自己找幾塊厚紙板,剪裁一下綁在身上試試,走路都他媽彆扭,別說跑了。
也就只有在中世紀歐洲那種小國林立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那麼奇葩的東西。
因為參戰人數少嘛!又用不著大範圍機動!
放中國試試?
動輒成千上萬人的廝殺,正面打不死你,還不能繞到你背後下手?
等你轉過身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