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談兵,乃天意不可違,您乃巴蜀之主,若您親征,宛如正午之陽,必掃清一切阻路,誅張魯於巴郡”。
劉璋為難道:“吾親征?吾只是一文弱書生,焉能徵殺韁場”?
“此言差矣!為將者帶兵打仗,為帥者決戰千里。您只需坐在大營中,指揮軍隊攻殺足矣”!
“可是……”!
“這麼說您是不信我了,大丈夫瞻前顧後,猶慮不決,焉能成大事!而且貧道時刻陪在您左右,必保您周身安全”!
張松說完,嘴裡念動法訣,突然騰起一陣雲霧,剛剛劉璋和張松還在城門附近,一下子來到了劉璋府內。
劉璋大驚。“仙師道法精絕,劉璋深感佩服”。
張松“呵呵”尖笑。“怎麼樣,我這手騰雲功夫可以保您無恙吧”!
劉璋大喜道:“有仙師護佑,自然無恙。吾即刻點兵,與仙師匯兵一處”!
劉璋少有的果斷,彙集了六萬大軍,雷銅、楊懷為左右統軍校尉,劉巴為統帥,黃權為軍師,法正、孟達為帳前議事。
六萬大軍出成都,直赴金牛山。
法正與孟達是少年好友,同赴劉璋帳下謀事,自然比別人親近許多。
法正小聲與孟達說道:“劉璋這個人有很大的問題!不重賢能這個可以說得通,有賢之士又不是寫在臉上,皆是別人口裡傳的,吾與孟達兄皆不是名仕,自然不受重用。但是別人對劉璋說什麼,劉璋就信什麼,好像隨風搖擺的牆頭草。前有司馬朗,現有這三寸丁張松,說不定明天又蹦出來個什麼東西。難道我們終身要在這樣的人手下謀事”?
孟達小聲說道:“法正兄之才,別人不知,吾是知道的,劉璋這般對你,自然是委屈先生。但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吾等只有這條仕途可尋,難不成投叛臣張魯”?
法正搖了搖頭,“張魯殘暴,並不比劉璋闇弱強哪去。我聽說漢中祥龍公善名遠播,善識人才,禮賢下士,乃當世明主。不如我們另投明主如何”?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吾願隨法正兄”!
法正沉吟片刻說道:“即然有此決定,我們就助祥龍公一助之力,獻劉璋巴蜀之主之位如何”?
孟達聞言,驚訝道:“你我二人,皆不是擅殺之人,又無親信隨從,焉有成事之基?而且劉巴文武全才,黃權忠心為主,雷銅、楊懷素來驍勇!你我二人豈敢謀逆”!
“兄臺莫要驚慌,看吾眼色行事便可”!
法正騎著馬緩緩度到張松身旁,張松騎著小毛驢,一副志得意滿,悠閒自得的樣子。
法正見左右沒人,輕聲說道:“猴腮小人!焉敢欺吾主,這漢中兵馬曲指可數,卻對吾主謊稱五萬,難道你以為我等都是瞎子嗎”?
張松一驚,回頭一看法正,笑了。“原來是你呀!差點嚇到我,若安於劉璋帳前議事之職,就對劉璋說我騙他。若有心為吾出力,就說正經話”!
法正相貌白淨,身著儒服,是一個典型的文弱書生,騎著棗紅馬,一派儒雅之氣讓人一見起敬。此時聞聽張松之言,兩人都是相視而笑。
法正說道:“先生不如以兩軍軍紀嚴明,分營而居為由,與成都兵分左右而立,埋鍋做飯時,多設灶臺與炊火,每日讓士兵按雙倍訓練量訓練”。
三寸丁張松笑道:“吾與先生一見如故,不如結為至友,依在下之見如何”?
法正立即抱拳道:“吾能與先生結友,自然是人生一大喜事”。
張松說道:“今夜請先生入我營帳飲酒暢談,該是何等快哉”!
“這有何難?今夜我必親往,並且我還要為先生借薦一位賢能之人”。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