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赤山烏桓首領被殺,如群龍無首,潰兵四散奔逃回赤山。
蹋遠志被公認為新首領,烏桓人最初形成於科爾沁草原,勢力弱小,受匃奴人控制。部族大部分不喜戰爭,無奈受匃奴王命領才不得不出兵右北平,經此一敗反而激發了血性,新首領蹋遠志頗受族人愛戴。
蹋遠志呆坐在草地上,靜靜的看著前赤山烏桓首領亡兄的棺木發呆,腦海中回憶起自己與大哥相依活命在草原的日夜。
木棺下葬時,親朋好友環坐,兩位僧人誦咒文,肥犬以彩繩纓牽,殺肥犬為亡者引路,前首領生前所乘馬,衣物、服飾,皆燒而送之,烏桓族人歌舞、哭泣相送。相傳犬能護佑死者神靈返歸赤山(烏桓人認為人死後魂歸此山),不致中途遭橫鬼遮攔。
蹋遠志發誓為亡兄報血海之仇。舉全族兵力兩萬,並面見匃奴王又借來匃奴精兵一萬,共三萬直赴右北平而來。
一轉眼三個月過去了,蹋遠志率三萬邊胡精兵來犯右北平,守在右北平門前的正是公孫度的兵馬。公孫度至起兵起,隊伍一直在發展,現在以有人馬二千。
是夜,營帳燃起篝火,四周佈下戰陣,嚴密防守。
公孫度與公孫飛、其它副將在軍帳中,秉燭夜談,商議對策。
公孫度有心避其鋒芒,退守右北平縣城中。公孫飛性情比較豪爽,直言道:“這蹋遠志就是一個酒囊飯袋,上一次赤山烏桓來犯,蹋遠志沒出一兵一卒,都是他亡兄帶軍,若這退守右平北城,是安全許多,但這聯月來打蠻夷的氣勢就散了,蹋遠志反倒成了軍威”。
公孫祈是公孫度手下儒將,平日裡素褲白衣,一臉的儒雅,卻是一個戰場出謀之人。
公孫祈手捻鬍鬚,緩緩說道:“我們不如選一個折中的辦法,這蹋遠志雖不是什麼名將,但三萬蠻夷軍也是來勢不小。我收到準確軍情,三萬蠻夷軍中還有一萬是匈奴精兵,雖不是正規軍隊,也經過大小戰役數場,應該會有一定的戰鬥力,既然他要攻打右北平,我們兩千軍馬若是頂在前面,必然是與他三萬蠻夷兩敗俱傷,若我們躲在右北平外十里處的淶水縣,便可與右北平形成倚角之勢。屆時塌遠志攻打右北平,這右北平縣原有軍兵,必拼盡實力守城,這右北平縣不是大縣,城防也不牢,到時我們在出兵救援,豈不是勝算頗大”。
公孫度與公孫飛,兩人齊齊點頭。公孫度說道:“公孫祈將軍所言極是”。
公孫飛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公孫祈將軍說的對呀!即然右北平縣令讓我們打先鋒,又不給我們兵,又不給我們糧,那我們就躲在他後面,看他怎麼打。等他不行了,我們在上,又得了功勞,又出了名,真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公孫度與公孫飛、公孫祈率著他們的兵馬,移軍淶水縣。
這劉離年過半百,只是一個右北平縣丞,年奉三百石,卻總有懷才不遇之感。看到公孫度兄弟打蠻夷,立功不少,總想自己也立下殺敵之功,無奈自己一沒有上陣殺敵的本領,二沒有統領兵馬的經驗,整個右北平縣只有幾百個士兵,而且還是久疏戰陣的老兵。
一個年奉三百石的縣丞,能養幾百個士兵,以是不易。
看著公孫度率軍而走,這時才悔之晚矣。忙把整個右平北縣的兵馬都招集一處,這鄉佐謝哲俊跟隨了劉離大半輩子,十分忠心。忙幫劉離出主意。“這右平北縣雖地處邊境,不過也有人口一兩萬人,臨時招兵也會招來一部份,同時監牢裡還關著不少犯人。我們皆發武器,我們是守城之戰,自古這打仗都是易守不易攻,我們在送書信去求援。公孫度率軍不過十里外的淶水縣,這右北平縣是他的家鄉,他一定會率軍來救”。
劉離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立即廣發告示,招兵入伍。
監獄中,關押著幾十名犯人,